哭曾重伯
脫命妖亂間,夜伏湘水湄。
匿舟覆籧篨,疾指江漢馳。
入市變姓名,浮海以爲期。
展轉落滬漬,依妹寄孤覉。
忍飢衣又單,骨出面目黧。
余時居同巷,昏旦聯酒巵。
活顏豁懷抱,高論參詭辭。
篇翰亦間作,光怪拏蛟螭。
習復溺樗蒲,傾囊俟朝曦。
累歲爲客樂,騰踔忘衰羸。
迎秋視弟喪,蒼黃還故棲。
踰月襆被出,止傍屈原祠。
暴病卧逆旅,醫巫孰扶危。
殲此蓋代才,冤接汨羅悲。
維君起聖童,天授超羣姿。
峨峨太傅孫,四海仰白眉。
納腹强記誦,萬象供指麾。
博綜睨茂先,逸興攀牧之。
媚古吐所蓄,曼衍加瑰奇。
馬工並枚速,驚倒世上兒。
益旁通緯候,算經矜獨窺。
座騁懸河口,諧語醒肝脾。
弱冠貢玉堂,聲價重鼎彝。
側厠公卿間,天馬不受覊。
以茲取蹭蹬,鬱鬱昌其詩。
於余投分舊,深衷貯然疑。
耗精略拘檢,隱患伏微疵。
晚逢挫忠告,疚恨萌作癡。
念預名捕人,屠戮久橫尸。
君猶保餘齡,造物若設施。
別來遁窮山,生死果屬誰。
已矣抱一慟,埋照霰雪垂。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次韻答李審言滬居見寄 》 —— [ 清 ] 陳三立
- 《 除夕得周印昆由張家口稅關寄詩和酬四絕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由長沙泛江至姑蘇哭黎氏女弟城東殯宮四首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長沙還義甯雜詩 其十六 》 —— [ 清 ] 陳三立
- 《 題餘堯衢同年倦知山廬圖 》 —— [ 清 ] 陳三立
- 《 送楊舍人還蜀飲餞江樓尋取舟汎月歸作示同游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
- 《 與子大澤生游莫愁湖還飲吳園 》 —— [ 清 ] 陳三立
- 《 攜仁先李道士過太夷海藏樓賞晚菊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