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花朝逸社第二集蒿庵中丞邀酌酒樓用杜句分韻得縱字
時危躑躅將安之,偎隨輩行翻吟弄。
沈廬瞬開第一社,促坐歡呼涎酒甕。
俄頃有句吐肝膈,閉抑百鳥奏鸞鳳。
猶憐變雅易語言,謄寫十手博一痛。
桃杏競發春光濃,糾飲花朝古所用。
蒿叟耆碩壇坫長,又倚市樓召徒衆。
生平蓄抱券寸效,齟齬當世自矜重。
束手大事不可爲,拂衣旁睨壞梁棟。
退裒述作詔來者,陰陽儒墨久穿綜。
發爲文章裨家國,祇供窮海拾斷夢。
寫憂行吟存孑遺,吾曹漫比蟁虻鬨。
穹軸顛覆騰殺聲,幸保不死杯盤共。
晝晴風物況娛人,屋角柳荑綠無縫。
行者居者各有適,稷契巢由待聚訟。
仰天嚄唶掉臂還,海蟾照席枯毫縱。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