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梁嶺禹廟

古今陳迹幾興亡,閩嶺何因祀夏王。 莫是當年平水日,曾驅魚鱉渡漁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漁梁:一種捕魚設施。

(sì):祭祀。

平水:指大禹治水。

翻譯

古往今來的遺蹟經歷了多少次的興起與衰亡,閩嶺這裏究竟是因爲什麼要祭祀夏王大禹。莫非是當年大禹治水的時候,曾經驅使魚鱉渡過那漁梁。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漁梁嶺上的禹廟展開。首句感慨古今陳跡經歷諸多興亡變化,引發思考,次句提出疑問爲什麼在閩嶺祭祀夏王。最後兩句進行猜測,也許是與大禹當年治水的事蹟有關,突出了大禹的功績和人們對他的紀念。詩雖簡短,卻以簡潔的語言探討歷史、古蹟與傳說之間的關聯,富有韻味和思索空間。

胡仲參

胡仲參,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見記載,就集中詩知其早歲曾在臨安就學(當爲太學),應禮部試不第,後以詩遊士大夫間,遊蹤頗廣,與馮去非等有交。詩集已佚,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莊小稿》一卷(亦收《兩宋名賢小集》)。 胡仲參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