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七瞪陪同弢庵閣學師登雞鳴寺楊子勤太守吳康伯觀察亦從游
淪暉蕩蒼煙,斑駁亘山氣。
奔車指歸鳥,十里雷霆碎。
竹林光掠髮,柳行涼染袂。
斜磴引穹巖,乃陟南朝寺。
千山迤邐開,江轉蛇龍背。
臺城插後湖,芥舟杯水置。
捉鼻數廢興,賸嚼荒寒味。
古色豁蒙樓,元老所署字。
去作支天手,應夢婆娑地。
吾師備講幄,昔與共歔欷。
卅載隱見聞,造化果誰戲。
道泰存孤蹤,神開燭羣寐。
狂飆昨揭屋,迥挫萬里翅。
吹晴此憑闌,雲物入決眥。
浩浩浮市聲,芒芒通帝謂。
游從二三子,峻抱各層累。
歸步代籃輿,門生愧扶醉。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中秋夜望月懷父廣州一首 》 —— [ 清 ] 陳三立
- 《 庚午十月朔別廬山 》 —— [ 清 ] 陳三立
- 《 月夜舟發九江赴漢口 》 —— [ 清 ] 陳三立
- 《 贈公葳聯 》 —— [ 清 ] 陳三立
- 《 淮舫初集同子大恪士梅盦木齋伯涵二首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
- 《 黃忠端潑墨圖題應余與九 》 —— [ 清 ] 陳三立
- 《 園亭春望時紅梅已殘白梅盛開占此句 》 —— [ 清 ] 陳三立
- 《 八月廿八日赴滬車過鎮江懷節厂焦山幽居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