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後二日攜家至鍾山天保城下觀農會造林場憩茅亭賦紀十六韻

春坼厲疫隨,市廛動歌哭。 令甲懲襲染,斷渡限征軸。 況飛戰伐塵,壓境戲騎逐。 十口避無所,祓除仰穹屋。 怵惕皮爲災,悲笳憾老秃。 風光銷沴氣,萬象初在目。 熙熙誇婦子,及喚養茸鹿。 並驅脫城闉,湖瑩山攢簇。 夾道桃餘花,晴翻錦繡谷。 步尋合石色,梯棧絕樵牧。 程功效橐駝,矮松秀巖腹。 當年虎負嵎,困鬥踐血肉。 俯閱幾興亡,有碑忍卒讀。 懸影聚茅亭,噓雲溼野服。 惝恍萬啼侵,慘澹百靈蓄。 安得手長鑱,牽攀斸黃獨。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