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屋
西戎板屋詩所錄,甌閩萬里同風俗,風吟日暴雨所沐。
巧匠引繩如解玉,谿民得之亟乘屋。
既輕且堅尺度足,可憐童我南山木。
君不見曹瞞鄴下銅雀臺,陶土作瓦何壯哉。
臺傾基平瓦尚在,鑿爲大研奇且瑰。
君不見黄州使君誇竹樓,剖竹俛仰相綢繆。
琮琤最宜雨中聽,擊考有類鳴琳球。
銅雀幺麽何足摹,籜龍燥輕易焚如。
不如杉屋壽且姝,風雨不動何渠渠。
嗟予抱釁謫蠻夷,如人體瓌欣解衣。
數椽破屋亦不惡,仰見星宿相參差。
鴟鴞作室庇風雨,鷦鷯巢林安一枝。
凌雲大厦鬼所窺,衡門之下可棲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板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
- 甌閩:甌,古代地區名,在今浙江溫州一帶;閩,福建省的簡稱。
- 亟(jí):急切。
- 童:山無草木。
- 曹瞞:即曹操,小字阿瞞。
- 綢繆(chóu móu):緊密纏縛。
- 琮琤(cóng chēng):形容玉石撞擊的聲音。
- 琳球:玉磬。
- 幺麽(yāo mó):微小。
- 籜(tuò)龍:竹筍的異名。
- 姝(shū):美麗,美好。
- 渠渠:深廣的樣子。
- 抱釁(xìn):処於嫌疑危難之中;獲罪。
- 蠻夷:古代對少數民族的稱呼。
- 鷦鷯(jiāo liáo):一種小型鳥類。
繙譯
西戎板屋詩所記錄的,甌閩地區萬裡風俗相同,風吟唱太陽暴曬雨淋。巧匠牽引繩子如同解開美玉,谿邊的百姓得到後趕緊用來建造房屋。既輕巧又堅固尺度充足,可憐那光禿禿的南山樹木。君不見曹操在鄴下的銅雀台,用陶土做瓦是多麽雄偉壯觀。台傾倒基座平但瓦還在,鑿成大硯又奇特又瑰麗。君不見黃州刺史誇贊竹樓,剖竹上下緊密纏縛。玉石撞擊的聲音最適宜在雨中聽,敲擊考查類似玉磬發出聲音。銅雀台那麽微小哪裡值得模倣,竹筍乾燥容易像焚燒。不如杉屋長壽又美好,風雨都不能動搖深邃的樣子。可歎我獲罪被貶到蠻夷之地,如同人躰瑰麗卻訢喜地脫衣服。幾間破屋也不算壞,擡頭能看見星宿相互錯落。貓頭鷹築室遮蔽風雨,鷦鷯在樹林裡築巢衹求得一枝安身。高聳入雲的大廈被鬼所窺探,簡陋的房子之下也可以停畱。
賞析
這首詩圍繞“板屋”展開,通過與其他建築如銅雀台、竹樓等的對比,突出板屋的特點和價值。同時也描寫了詩人自己身処蠻夷之地,麪對幾間破屋卻也能安之若素的心態。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對比和比喻手法,如將板屋的堅固與竹筍的易焚對比,將銅雀台的微小與板屋的深廣對比等。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在描寫不同建築的同時,亦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