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日飲集淮舫
獻春幾何時,寒色猶纏裹。
午弄秦淮漪,日氣融一舸。
微波吹組練,低岸絕埃堁。
嫩碧滋柳條,細白浮梅朶。
靜數魚鬐張,笑逐驢腳跛。
晴雲照天墟,叢雁點么麼。
吾儕究安適,成就嗒然坐。
萬岫合冥茫,蒿蘆穩孤柁。
燈酌出寥廓,管絃引婀娜。
中流揚新聲,滿聽初貼妥。
起視星斗高,歸櫂箭脫笴。
哀樂紛莫原,物固有所可。
城堞依尊罍,江南其老我。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戊午元旦放晴樓望作 》 —— [ 清 ] 陳三立
- 《 游三宿崖歸飲瞻園次和樊山午詒 》 —— [ 清 ] 陳三立
- 《 讀吳昌碩老人缶廬詩題句 》 —— [ 清 ] 陳三立
- 《 園館夜集聞俄羅斯日本戰事甚亟感賦用前韻 》 —— [ 清 ] 陳三立
- 《 蘇小墓 》 —— [ 清 ] 陳三立
- 《 送文九移居天津 》 —— [ 清 ] 陳三立
- 《 漢口迎賓江館晚眺有感往歲與李薌垣宮保同居今李墓有宿草矣 》 —— [ 清 ] 陳三立
- 《 後園茅葦鋤除盡遽得曠地數畝晚步其聞吟二絕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