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補松同年之室花夫人七十生日冢嗣絅齋編脩爲徵雙壽詩補松年蓋六十有八

辟地翔海壖,過逢盡耆耈。 觥觥補松翁,吟靡社中友。 所蓄非世儒,光怪唾霄斗。 淵居翹勝情,鍊魄攜仙偶。 翁始困諸生,曾倚劬井臼。 翁既歷仕宦,相映琢瓊玖。 名業勵特立,述作贊不朽。 廣譽歸賓婚,美意安僮叟。 義方起彌縫,功亦補天手。 有兒揚清芬,孫曾芝蘭藪。 翁擅一家樂,笑猶對健婦。 賃廡和五噫,晚節播人口。 萬方熢燧垂,自擁元氣厚。 偕臧斟酥醪,聲爛風化首。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