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生 承詔以候選道改授狼山鎮總兵喜故人始膺殊典棖觸今昔述爲斯篇

我初識澤生,彳亍長沙市。 短小精悍姿,蓬勃搴霞綺。 城南校經堂,燈火羅髦士。 文學富穰穰,呻嗶就案几。 談兵好大言,君與杜五耳。 而我相諧嬉,頡頏誇爪觜。 遮邀每晨夕,飲啖恣睥睨。 東街買豚蹄,西市斫魚尾。 南園供瓜蔬,北巷賒醬酏。 滿堂八九人,讙呶翻甕螘。 或爲鸜鵒舞,或效獮猱跪。 或擊劍破柱,或灑墨涴紙。 被醉踏廣坰,明月如潑水。 雜沓據樹石,錯亂排泥滓。 君時赤雙頰,仰天立岌㠖。 飢鴉啄其頭,眼眵髮盡指。 扶掖到敝廬,倒枕鼾尺咫。 中宵映燭坐,謝我謂幾死。 薑茗點腸腹,掉舌更拊髀。 指畫格鬬狀,捕盜同捕鬼。 戲呼王璞山,鞾刀跳鄉里。 不然溷伍伯,當官堪典史。 大笑億千場,歲序流電駛。 杜既西入蜀,持纛駐一旅。 旋領江南軍,控帶環壁壘。 君於甲午後,憤慨足摩揣。 亦起糾隊卒,受隸鄂岳使。 先公鎮沅湘,移君資扞抵。 增募二千人,郊郭屯虎兕。 侵尋十年間,黃杜聲隆起。 旌旄望江湖,氣勢掃穅秕。 海內口兩雄,號爲知兵矣。 桂嶺久搆亂,瘴箐孕蛇虺。 出役肆攻剽,崩離壞綱紀。 兩帥躬持戈,合圍收折箠。 戡定見端倪,兵叛又誰止。 連陷數郡縣,所過盡掠燬。 黔湘脣齒邦,勢欲決垣垝。 果厪南顧憂,援師徵十倍。 杜黃同被命,疾趨摩甲鎧。 遮杜扼永郴,君獨入腹裏。 裹糧越崎嶇,六月嗟勞只。 俄頃鬬穴中,殺氣騰砂礧。 飛礮碎酋胸,賊衆遂披靡。 詵詵一書生,咋死遏觸觝。 九重嘉勇功,重鎮等賜履。 酬庸安足論,異數劇可喜。 國家積弱由,萬轍非一軌。 敞制極不返,文武分途始。 儒吏束手爲,將率益偷鄙。 鹵莽而睢盱,遑云襲歐美。 方今窮無之,品彙在礲砥。 酌劑破藩籬,因君爲嚆矢。 我聞雜涕笑,發軔視騮駬。 兵法百十家,蕩蕩學之海。 精能通鬼神,取諳其鄰是。 所願應運興,淬厲雪國恥。 剗鉏驕吝萌,益迭探根柢。 回易舉世慮,爲仁信由己。 天地有與立,庶幾兆端此。 叢螿聽疏疏,高鴻去邐邐。 老嬾將寸心,且持訊杜子。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