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倫叔廉惠卿招集小萬柳堂

小萬柳堂爲世傳,稍遠囂市依平川。 榆竹秀邃映原隰,樓居弄筆鴉巢顛。 廉侯眷屬並奇雅,陶翟趙管人歸賢。 方髯攜孫比阿巽,酒缸初喜買紅纏。 因緣招我厠耆碩,長廊據坐腰腳便。 繫駒各近揩癢樹,俯齧纖草平如氊。 河流波暖臨几案,片帆下上摩晴簷。 櫓音欸乃自清絕,哀雁隱隱來遙天。 圍啜越茗翻舌本,撝呵五運觀三淵。 壁間倪畫疏野極,忠憲楹帖光屬聯。 錦軸復展韓幹馬,仰攢蹄踠神翛然。 半世移情坡谷詠,披對謂可奴龍眠。 建章潑墨亦豪宕,如鯨湧海驥渴泉。 東瀛俗尚奬遺逸,購致競許輕萬錢。 唐寅沈周擅染綴,坐覺衣袂生雲煙。 餘幅已不記名氏,古姿殊狀俱精妍。 嗟余繪事那究悉,但契二老癡流涎。 僂指歲紀擾殃變,形影無異夔憐蚿。 孰信婆娑萬物表,麻源桃洞橫眼前。 霑醉跨車心語口,勝趣同參黃蘖禪。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