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霞洞
曉拂湖上山,陰磴侵蒿萊。
屢折落釜底,斗起攀層臺。
杳杳煙霞洞,靈窟五丁開。
中廓構堂室,寒滴妨筋骸。
極窺伏神物,窈冥誰敢猜。
微嘯藜杖外,迢遞成瘖雷。
壁鑱尊者相,衣此不壞苔。
想吐牟尼珠,大千光芒迴。
去陟巖背亭,風緊瘡雁來。
錢江橫匹練,白搖浮檻杯。
四野亂蛙黽,萬木生煙霾。
沸海金笳耳,一洗松聲哀。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夜過武穴 》 —— [ 清 ] 陳三立
- 《 爲黎露苑題文文肅震孟手札卷子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晚眺崝廬外諸山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哭范肯堂 其三 》 —— [ 清 ] 陳三立
- 《 七月十五夜移艇子就斷橋步月 》 —— [ 清 ] 陳三立
- 《 徐先生宗亮蕭先生穆偕過寓廬作 》 —— [ 清 ] 陳三立
- 《 由九江夜趨湖口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贈別鳳樓同年入廣州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