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入西山晚抵崝廬
歸夢狃恍惚,取途夢在眼。
挂席指頽岸,齧痕作籀篆。
躍就平肩輿,西山薦一臠。
寒飈吼空荒,夜雪留絕巘。
重裘戰凜冽,孰測大鈞轉。
轍徑亂潦水,橋欄長苔蘚。
小市猫犬親,斷畦牛豕踐。
此鄉遠烽燧,炊煙猶結綰。
暝色糅青蒼,蕭壇捫可辨。
覊魂促怵惕,淚落舊隴坂。
墓旁記楓樹,萬恨同未翦。
網絲存吾廬,擎燭懸餘喘。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題贈沈子培太守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劉聚卿觀察屬題晉義熙銅鼓搨本傳爲虞舜廟祭器有阮文達題字 》 —— [ 清 ] 陳三立
- 《 臘月四夕於小張園讌席別諸君登舟時北風驟怒 》 —— [ 清 ] 陳三立
- 《 雨後偕閑止立湖側觀漲 》 —— [ 清 ] 陳三立
- 《 仙人掌和羅二 》 —— [ 清 ] 陳三立
- 《 肯堂爲我錄其甲午客天津中秋玩月之作誦之歎絕蘇黃而下無此奇矣用前韻奉報 》 —— [ 清 ] 陳三立
- 《 正月廿五日止庵相國假乙盦齋作逸社第一集招蒿庵中丞庸庵制府漚尹侍郎病山方伯入社同人成賦詩 》 —— [ 清 ] 陳三立
- 《 吳鑑園攜高足芸芳英少過訪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