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乙盦過飯泊園沈觀有詩次韻奉酬
皎旭麗廣途,獻歲始一至。
繞畦循牆根,散步屏車騎。
入門兩秃翁,掀須獲把臂。
花氣曖軒壁,襲魂自相醉。
主人據胡牀,收視腹真意。
新吟復盈握,鮮澤顯瑰異。
定霸騷雅場,策勳方寸地。
此才元祐腳,詎減陳正字。
維楚四家詩,橫絕壓朋類。
樊山匯羣流,時效東方戲。
笏卿寫素心,籟起大塊噫。
綺年奮仁先,忍古嚌深味。
得君當旗鼓,望氣卻魔魅。
悠悠熟醉人,不救國殄顇。
照坐沈夫子,舊痕襟上淚。
一飯過殷勤,談藝破宵寐。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