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叔澥翁七十壽詩
閩英起蜀徼,骨聳孕名理。
濡染揚馬鄉,詞林有根柢。
通識該羣經,創義探故紙。
頗涉短長策,不廢當時體。
賓師預帷幄,鄰封互倒屣。
憶聚白下廬,談諧角恢詭。
吟飄鍾阜雲,歌拂秦淮水。
別去按一道,妬飽黃河鯉。
宦成丁改步,大隱金門裏。
洶洶地軸翻,汩汩人綱圮。
發憤勤著書,微辭護前軌。
遑云撥亂世,孤奬明夷旨。
劫運老卻人,公亦七十矣。
懷舊翔深衣,側聞髯愈美。
鷄鳴風雨交,常度存君子。
吾衰轉徙餘,湖淥日漱齒。
北望鸞噦清,雙影五雲底。
兵氣爲掃除,星辰鑒設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