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第二夕陶齋尚書設熊掌會飲

梅蕊破嫩春,雪光猶媚夜。 尚書攄逸抱,召客滿廳榭。 判牘堆燭旁,起揖筆仍下。 了卻公家事,衙吏如放赦。 須眉映廣筵,酒行天漢瀉。 北俗諳南烹,熊蹯實無價。 那數駞蹄羹,安問牛心炙。 魴魚失肥美,豢豹寧假借。 流脂舌屢撟,刺腱齒彌罅。 老饕快一臠,藏神避三舍。 誰負菜園肚,賤儒固雄跨。 醉飽恣奇賞,燦爛展書畫。 詩伯出所攜,略與主人亞。 唐仇六七幅,兩峰不遜謝。 壯歲耕煙墨,觀者尤驚訝。 蒙夙昧鑒別,迭遭程叟罵。 指點溷異同,祇欲推曹霸。 人生貴自憙,屠門視寶華。 閒情無今古,顛倒賈胡詐。 公等中柱石,遁辭一笑罷。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