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大禮慶成詩五首
惟宋五世,將郊泰玄。
祗若前典,欽崇道尊。
其日吉午,天時薄寒。
帝出齋寢,朝神紫垣。
降輅就次,被龍搢山。
禮薦蒼玉,樂歌太安。
酌以瓊醴,羞以靈飧。
飆御來格,上誠益虔。
思我基命,繫於帝軒。
真祖膺符,錫類貽孫。
皇繼其志,受祉彌繁。
炎炎景歷,億萬斯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惟宋五世:指宋朝從太祖趙匡胤開始的第五代君主。
- 將郊泰玄:即將擧行祭祀天地的大禮,泰玄指的是天地神祇。
- 祗若前典:遵循前代的典章制度。
- 欽崇道尊:尊重和崇尚道教。
- 吉午:吉祥的午時。
- 天時薄寒:天氣微涼。
- 紫垣:皇宮,這裡指宗廟。
- 降輅就次:皇帝下車進入祭祀場所。
- 被龍搢山:披著龍袍,手持玉圭(象征權力和禮儀)。
- 禮薦蒼玉:用青色玉石作爲祭品。
- 太安:古代樂曲名,用於祭祀場郃。
- 瓊醴:美酒,瓊指美玉,醴是甜酒。
- 羞以霛飧:進獻神霛的祭品,飧是熟食。
- 飆禦來格:天意降臨,感應到皇帝的誠意。
- 基命:開創的基業和命運。
- 帝軒:帝王的車駕或寶座。
- 膺符:接受天命,符是象征天命的符瑞。
- 錫類貽孫:賜福給子孫後代。
- 受祉彌繁:享受福祉更加豐富。
- 炎炎景歷:陽光普照,比喻國運昌盛。
- 億萬斯年:千鞦萬代,永遠延續。
繙譯
宋朝經過五代傳承,即將擧行盛大的天地祭祀。遵循著先人的典章,皇帝崇敬天地之道。在吉祥的午時,天氣微涼,皇帝從內宮齋戒而出,來到紫禁城中的宗廟,下車後穿上龍袍,手持玉圭,開始了儀式。他用青玉作爲祭品,奏響了莊重的《太安》樂曲,用美酒和祭品曏神明致敬。他的虔誠感動了上天,想起自己國家的基業,都源於天帝的庇祐。祖先接受天命,將福祉傳給了子孫,如今的皇帝繼承了他們的志曏,享受的福祉更加深厚。希望這個繁榮景象能永遠持續,直到千鞦萬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皇帝擧行南郊大禮的神聖場景,通過一系列的儀式細節,展現了對天地神祇的敬畏以及對祖宗和天命的尊重。詩人運用豐富的意象,如“天時薄寒”、“飆禦來格”,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氛圍,同時也寄托了對國家長治久安的美好期盼。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展現了古人對宇宙秩序和皇家權威的深刻理解。

蘇頌
宋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曆二年進士。知江寧。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爲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爲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
► 627篇诗文
蘇頌的其他作品
- 《 次韻奉和次中敘別 》 —— [ 宋 ] 蘇頌
- 《 寄題蒲傳正學士清風閣 》 —— [ 宋 ] 蘇頌
- 《 次韻王伯益同年留別二首 》 —— [ 宋 ] 蘇頌
- 《 同事閤使見問奚國山水何如江鄉以詩答之 》 —— [ 宋 ] 蘇頌
- 《 慈聖光獻皇后挽辭七首 》 —— [ 宋 ] 蘇頌
- 《 春日會飲懷丘思同林成之作四首 》 —— [ 宋 ] 蘇頌
- 《 皇太后閤春帖子六首 》 —— [ 宋 ] 蘇頌
- 《 慈聖光獻皇后挽辭七首 》 —— [ 宋 ] 蘇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