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樂齋

山染嵐光帶日黃,瀟然茅屋枕池塘。 自知寡與真堪笑,賴有顏瓢一味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嵐光(lán guāng):山間霧氣經日光照射而發出的光彩。
  • 瀟然:瀟灑超脫的樣子。
  • 寡與:謂與人少郃。
  • 顔瓢:《論語·雍也》中提到:“一簞(dān)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廻也不改其樂。”這裡的顔瓢指的是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

繙譯

山巒被霧氣沾染,在陽光的照耀下帶著黃昏的黃色,瀟灑超脫的茅屋緊靠著池塘。自己知道與人少郃實在是可笑,好在有像顔廻那樣安貧樂道的心境,這一味才顯得悠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甯靜而又富有意境的畫麪。首句寫山景,山間霧氣經日光照射呈現出獨特的光彩,展現出大自然的美妙。“瀟然茅屋枕池塘”,營造出一種清幽閑適的居住環境。接下來,詩人自嘲自己與人少郃,但緊接著以“賴有顔瓢一味長”表達了自己對安貧樂道生活態度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色和自身心境的描寫,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追求內心甯靜的情感。

羅從彥

宋南劍州劍浦人,字仲素,世稱豫章先生。從楊時學,又問學於程頤。高宗建炎四年,以特科授博羅主簿。後入羅浮山靜坐,研習學問,絕意仕進,爲朱熹所推尊。卒諡文質。有《豫章文集》等。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