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並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其行
里閈相從秋復春,矜憐幾類黨頻頻。
摛詞已識言浮物,學藝兼知義入神。
縱使聲名高世俗,直須慈惠及生人。
吾家自有青氈在,豈羨林宗墊角巾。
拼音

蘇頌
宋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曆二年進士。知江寧。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爲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爲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
► 627篇诗文
蘇頌的其他作品
- 《 和陳彥升 》 —— [ 宋 ] 蘇頌
- 《 方公說通直見示與小子京和答棋詩四篇因次本韻繼蒙寵惠前後凡十五篇牽強奉答 》 —— [ 宋 ] 蘇頌
- 《 清暉茅亭 》 —— [ 宋 ] 蘇頌
- 《 僕射文莊高公挽辭二首其二 》 —— [ 宋 ] 蘇頌
- 《 司空贈太傅康國韓公挽辭五首 》 —— [ 宋 ] 蘇頌
- 《 和丁御史出郊雩祀夕雨初霽 》 —— [ 宋 ] 蘇頌
- 《 南郊大禮慶成詩五首 》 —— [ 宋 ] 蘇頌
- 《 與諸同僚偶會賦八題不期而會 》 —— [ 宋 ] 蘇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