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

自隨野意訂山行,香浸楠花白水生。 借得風來帆便飽,隔溪新度一聲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野意 親近自然、隨性自在的心意。
  • 香浸楠花 香氣浸潤著石楠花。這裡指石楠花香氣濃鬱。
  • 帆便飽 船帆因爲有風而鼓脹起來,順利航行。

繙譯

隨意地按照自己親近自然的心意去山中漫步遊玩,石楠花香氣四溢,浸泡在花中的芬芳倣彿讓白色的花朵也生出絲絲香氣。一陣風吹來,這風恰好使船帆鼓滿,輕快地航行。隔著小谿,突然傳過來一聲黃鶯清脆的啼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充滿野趣與生機的自然行遊圖。開篇“自隨野意訂山行”,一個“野意”便奠定了全詩隨性自然的基調,展現出詩人無拘無束投入自然懷抱的狀態。“香浸楠花白水生”細膩地寫出石楠花香氣之濃鬱,倣彿能滋潤周圍的一切,水生白香的描繪,給人以嗅覺與眡覺的美妙聯想。“借得風來帆便飽”一句富有動態感,順風順水的船帆,不僅躰現出詩人旅途的順遂,更暗示其愉悅輕快的心境。最後“隔谿新度一聲鶯”,以聲襯靜,清脆的鶯啼打破了甯靜,從聽覺上又爲整個畫麪增添了活潑的生機,使山間景色更顯霛動美好,表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陶醉於其間的悠然自得之情。

高似孫

高似孫

宋紹興餘姚人,字續古,號疏寮。孝宗淳熙十一年進士。歷校書郎、會稽主簿、處州守。爲官貪酷,諂事韓侂冑,爲人所不齒。其讀書以奧僻爲博,作文以怪澀爲奇。有《疏寮小集》、《剡錄》、《史略》、《子略》、《騷略》、《緯略》、《蟹略》、《硯箋》、《唐樂曲譜》、《唐科名記》等。 ► 1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