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次韻,依照別人詩詞的韻腳來和詩。
- 周漕:姓周的轉運使 ,「漕」指轉運使,是宋代負責漕運等事務的官員。
- 諫議:指諫議大夫這一官職,這裏大概指陳家先輩曾擔任此職之人。
- 遺蹤:遺留的蹤跡、事蹟。
- ****曳裾(yè jū):拖着衣襟。形容卑躬屈膝地奉承迎合。
- 鄒陽:西漢文學家,曾遊於梁孝王門下,爲其門客。
- 天爵:自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養。《孟子·告子上》:「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 膺(yīng) :承受、獲得。
- 人爵:指官職、爵位等社會所給予的地位。
- 書堂:書房,這裏代表家族中學習的場所。
- **玉堂:宮殿的美稱,唐代以後稱翰林院爲玉堂,寓意高官顯位。
翻譯
先輩擔任諫議大夫時留下的美好事蹟如今依然值得我們瞻仰遙望,我們不必像鄒陽那樣卑躬屈膝地去依附權貴。只要努力修養自身的品德,獲得自然賦予的「天爵」,日後自然會得到社會給予的「人爵」,這時纔會相信,家族的書堂裏最終能走出取得高官顯位的人才 。
賞析
這首詩是陳與義依照周漕給族人所寫詩歌的韻腳而創作的。開篇提到「諫議遺蹤」,詩人以家族先輩爲官的優秀事蹟爲引導,樹立起家族榮耀的榜樣。「曳裾不必效鄒陽」表明詩人反對那種爲求功名利祿而討好奉承權貴的行徑,體現出一種清高、正直的品格。「但修天爵膺人爵」一句,深刻闡釋了個人修養與人生成就的關係,強調了道德修養的重要性。詩人認爲只有先修養好自身品德,才能真正獲得社會所認可的地位和榮譽。最後「始信書堂有玉堂」表達了對家族子弟通過勤奮學習、修養品德,最終取得成功的信心與期望。整首詩充滿了教育意義和積極的人生哲理,既飽含對家族先輩的敬仰,又爲族人指引了正確的人生道路,展現出詩人高尚的品格和對家族傳承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