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善相僧超然歸廬山

九疊峯前遠法師,長安塵染坐禪衣。 十年依舊雙瞳碧,萬里今持一笑歸。 鼠目向來吾自了,龜腸從與世相違。 酒酣更欲煩公說,黃葉漫山錫杖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疊峯:廬山的一座山峯,景色秀麗。
  • 遠法師:東晉高僧慧遠,這裏借指超然和尚。
  • 長安塵長安是當時政治中心,這裏的「長安塵」代指世俗官場的繁雜事務和不良風氣 ;「塵」象徵着塵俗。
  • 坐禪衣:和尚坐禪時所穿的衣服,這裏代表超然和尚的僧衣。
  • 雙瞳碧雙瞳即雙眼;體現眼睛清澈有神。意味着超然和尚儘管身處世俗,卻依然保持着純淨的心境和澄澈的精神狀態。
  • 龜腸:形容生活窮困,肚腸像烏龜一樣空腹少肉,代指不追求世俗物質享受,堅守自己的操守。
  • 錫杖:僧人所持的禪杖。 古代的僧人經常出遊,他們手持錫杖來防身、乞食等 ,這裏代表超然和尚的遊蹤。

翻譯

在那秀麗的九疊峯前曾有高僧慧遠,而你超然和尚也在此修行,可如今長安的世俗塵埃卻沾染了你坐禪的僧衣。十年的時光悠悠過去,你的雙眼依舊清澈明亮,如今你要帶着這十年未改的純淨含笑返回萬里之外的廬山。我向來不屑於那些鼠目寸光之輩的行徑,心中明白自己的追求;我甘願如烏龜空腹少肉般堅守自己的操守,與這世俗大衆的追求背道而馳。酒喝得盡興之時,我還想麻煩你再講講禪機妙理,想象你在那漫山的黃葉中,手持錫杖如仙人般自在飛揚般返回廬山的情景。

賞析

這首詩開篇用「九疊峯前遠法師」引出所要送別的超然和尚,以東晉高僧慧遠類比,暗示超然和尚的高深修行。「長安塵染坐禪衣」一句點明超然和尚在世俗中沾染了一些塵世氣息。但「十年依舊雙瞳碧」,又突出了他心中的純淨並未被世俗徹底磨滅,儘管經歷種種,內心依然澄澈。「萬里今持一笑歸」則描繪出超然和尚歸山時輕鬆愉悅的狀態,帶着十年不變的從容,要回到廬山這個安靜的修行之地。

詩的頸聯「鼠目向來吾自了,龜腸從與世相違」,詩人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達自己不屑於世俗的眼光,以及堅持自我、不爲世俗物質利益所動的高尚情懷。尾聯「酒酣更欲煩公說,黃葉漫山錫杖飛」,畫面感十足。醉酒之際,希望高僧再講佛法,且想象和尚在漫山黃葉中手持錫杖高飛的情景,不僅增添了一種超凡的意境,也表達出對超然和尚超凡脫俗境界的嚮往以及對其迴歸廬山生活的美好期許。整體上,這首詩語言質樸中蘊含深厚情感,以送行爲契機,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態度、對修行境界的追求以及對友人歸山的祝福。

陳與義

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爲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 6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