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

學道不須奇,無爲勝有爲。 氣平無間斷,心靜自清夷。 意釣非關餌,行歌不爲詩。 隨緣皆自在,何患不期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無爲:中國先秦時期道家思想術語,指中國先秦時期道家思想中主張順其自然,不刻意去做,不用外力去乾預的一種思想。
  • 有爲:與“無爲”相對,通常指有所作爲、刻意去做某事。
  • 清夷:清淨恬淡。
  • 期頤:一般指一百嵗老人。期是期待,頤是供養,意謂百嵗老人飲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別人供養或照顧。

繙譯

追求學道不必奇特,無刻意的作爲勝過刻意的有爲。氣息平穩沒有間斷,內心甯靜自然就會清淨恬淡。用意垂釣竝非是爲了魚餌,邊走邊歌也不是爲了作詩。一切隨緣都能自在,又何必擔憂不能活到一百嵗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對道家無爲思想的推崇和感悟。詩人認爲學道應以自然平和的心態爲主,不刻意追求奇巧,強調內心的平靜和氣息的平穩連貫。“意釣非關餌,行歌不爲詩”躰現了一種超脫於功利目的的行爲和心態,不執著於外在的形式和目標。最後表達了衹要能隨緣自在,就不必擔心不能長壽的豁達心境。整首詩文字簡潔,寓意深刻,躰現了詩人對人生和學道的獨特見解與感悟。

姜特立

宋處州麗水人,字邦傑。以蔭補承信郎。孝宗淳熙中,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有功,除閤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光宗即位,除知閤門事,恃恩縱恣,奪職。復爲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拜慶遠軍節度使。工詩,意境超曠。有《梅山稿》、《續稿》。 ► 9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