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繫?空餘舊跡鬱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裏。
拼音
注釋
西河:詞牌名。又名「西河慢」、「西湖」。《碧雞漫志》引《脞說》雲:「大曆初,有樂工取古《西河長命女》加減節奏,頗有新聲。」又謂《大石調·西河慢》聲犯正平,極奇古「。則此調亦是採舊曲而成。詞爲雙調一百零五字,分三疊,各葉四仄韻。《清真集》入《大石調》。相傳此調由周美成始創。陳本注「大呂」宮,題作「金陵」。
佳麗地:指江南。更指金陵。用南朝·謝玄暉《入城曲》詩句「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南朝盛事:自東晉滅亡列隋朝統一爲止,中國歷史上出現南北對峙的局面,南方有宋,齊、樑、陳四個朝代,合稱南朝,皆建都於金陵。
故國:故都,這裏指金陵。金陵城面臨長江,四周羣山環抱,故云「山圍故國」。此二句與下「怒濤」句化用劉夢得《石頭城》詩「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句子。
髻鬟對起:以女子髻鬟喻在長江邊相對而屹立的山。
風檣:指代順風揚帆的船隻。檣,船上張帆用的桅杆。以上寄寓江山依舊而六朝繁華早已消歇的六朝興亡之感。
斷崖:臨江陡峭的崖壁。
莫愁:南朝時的民間女子。樂府《莫愁樂》雲:「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
系:拴縛。
女牆:城牆上的矮牆。
傷心:一作「賞心」,指賞心亭。《景定建康志》:「賞心亭在(城西)下水門上,下臨秦淮,盡觀覽之勝。」亭爲北宋丁謂建。淮水:指秦淮河。它橫貫南京城中,爲南朝時都人士女遊宴之所。
酒旗:掛在酒店的酒招。
戲鼓:演戲的場所。
甚處:何處。
燕子不知何世:劉夢得《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序
此詞爲詠金陵舊迹,感慨歷史興亡之作。上闋總寫金陵形勝,境界曠遠,雄壯中蘊含落寞。「寂寞」二字透出歷史遷逝,人亡物移,故國繁榮與孤城幽寂的荒凉。中片糅合當地傳説幷《石頭城》後聯,扣緊金陵景觀攄物是人非之感,「斷崖」、「舊蹤」、「霧沉」,景物塗上一種蒼茫色調。下闋以何處尋得當年「酒旗戲鼓」的繁華街市的感嘆發端,側重寫「王謝鄰里」的豪門舊迹難以尋覓,衹可依稀辨識,宣發人世滄桑之思。燕子相對説興亡於斜陽之中,意象極巧,感傷殊深。全詞強化了景物描寫的清峭、冷寂而又悲壯、蒼凉之情韻,境界開闊,內蘊深遠。
賞析
這是周美成的一首懷古詞,作者面對金陵「佳麗地」,目睹自然界的滄桑,因而引起人事興衰的感觸,抒發出自己的政治見解和哲理觀念,表現了作者追念古昔和寄慨當今的思想情感。這首詞隱括了劉夢得《金陵五題》中最著名的《石頭城》、《烏衣巷》和古樂府《莫愁樂》詩意。
一疊從金陵山川形勝説人,便較劉詩華麗雍容。首句釆自謝跳《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突出金陵之得地利,追起一問,令人遙想其爲南朝故都昔日的繁華,已伏後文感慨。「山圍故國」四句化用《石頭城》一半詩意,「髻鬟」、「風檣」二句是添加的新詞,從總體上展現的是一幅境界闊大高遠,江山景物清華的畫面,不爲夢得所囿。「孤城」之於「空城」,一字之易,極有分寸——宋時金陵雖屬廢都,到底還是北宋一大城市。
二疊纔逐漸聚焦到斷崖枯樹、孤城女墻等更具有滄桑意蘊的景物上來,這裏化用了古樂府「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和《石頭城》另一半詩意,寫悲凉之霧,遍布秦淮,物是人非,愁上心頭。以上兩疊所寫,都是金陵的外景,有由遠推近的趨勢。
三疊便寫到金陵坊市,寓不勝今昔之感。化用《烏衣巷》詩意,但頗有出新。「酒旗戲鼓甚處市」,就很有北宋的時代感,金陵已從六朝帝王之都變成了北宋商業、消費城市,秦淮河上新添了不少勾欄瓦肆,尋歡作樂的紅男綠女都是普通市民,而不是舊時王謝爲代表的豪門世族,這是古無今有的新氣象(或將此句解爲憶昔誤)——「想依稀」句中包含有太多的滄桑。「燕子不知」三句從劉詩來,但劉詩衹説「飛人尋常百姓家」,這裏卻變爲更有意味的一幅情景:屋檐下燕語呢喃,好像飽經滄桑的過來人,在斜陽裏閑話興亡呢。
或云北宋危機四伏,作者外放時値方臘起義,遂有弔古傷今之情。然而此詞作年難定,所謂傷今之意,幷不像劉詩那樣醒豁。周美成能事之一,是能融化古人詩句如自己出,《西河》就是最好的實例,對於劉梦得的《金陵五題》來説,有如李光弼將郭子儀軍,號令一新。
該詞藝術特點有:一是結構,變雖好卻小的絶句爲洋洋灑灑的長調,具有與題面相稱的氣勢感;二是具有北宋時代生活氣息;三是句法聲情,最短的「佳麗地」,和最末一韻「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説興亡,斜陽裏」(各本斷句不同,正因爲一氣蟬聯),相差十餘字之多,讀來疾徐盡變,更覺聲情幷茂、姿態橫生。
這首詞是懷古詠史之作,蒼凉悲壯,平易爽暢,筆力遒勁,藝術技巧很高,它沒有正面觸及重大歷史事件,而是通過景物描寫作今昔對比,形象地抒發作者的滄桑之感,寓悲壯情懷於空曠境界之中,是懷古詞中別具匠心的佳作之一。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佳麗地:指金陵,古有“江南佳麗地”之說。
- 髻鬟(jì huán):形容山的形狀。
繙譯
金陵這美好繁華的地方啊,南朝的繁華盛事有誰還記得?群山環繞著故都環繞著清江,山巒如女子的髻鬟對起。怒濤寂寞地拍打著孤城,帆船遠遠地駛曏天邊。那斷崖上的樹木,還依然倒倚著,莫愁的小艇又系在何処呢?衹畱下舊日遺跡一片鬱鬱蔥蔥,霧氣沉沉籠罩著半麪營壘。深夜裡月亮越過女牆陞上來,傷心地望著東麪的淮水。酒旗飄敭、戯鼓喧閙是在何処的街市?想來大概是在王謝那樣的人家附近吧,燕子不知道如今是什麽時代,在平常的街巷人家相對,好像在訴說著古今興亡,在斜陽之中。
賞析
這首詞主要抒發了詞人對金陵繁華已逝的慨歎和懷古傷今的情感。上闋寫金陵的地理形勢和歷史遺跡,用“山圍故國”“怒濤”等景象營造出一種蒼茫、悲壯的氛圍。下闋將焦點轉曏具躰的景物,如“斷崖樹”“莫愁艇子”等,通過對這些舊跡的描繪,傳達出歷史的滄桑感。“酒旗戯鼓”的發問和想象王謝鄰家的畫麪,突出了世事變遷的感慨。最後以燕子訴說興亡收尾,在斜陽的烘托下,更添淒涼之意。全詞境界蒼涼,情感深沉,用較爲含蓄的手法展現了金陵的興衰和詞人內心的複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