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前熒熒者,木槿耀朱華。
墓前熒熒者,木槿耀朱華。
榮好未終朝,連飆隕其葩。
豈若西山草,琅玕與丹禾。
垂影臨增城,餘光照九阿。
寧微少年子,日久難咨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熒熒(yíng yíng):光亮閃爍的樣子,這裏形容木槿花閃亮的樣子 。
- 木槿:落葉灌木,花朝開暮落。
- 耀朱華:閃耀着紅花。朱華:紅花。
- 榮好:興盛美好。
- 終朝(zhōng zhāo):從天亮到早飯時,形容時間短 。
- 連飆(biāo):連續的暴風。
- 隕其葩(yǔn qí pā ):使它的花墜落。隕:墜,使墜落。葩:花。
- 豈若:哪像。
- 西山草:傳說中的仙草,食之可以長生。
- 琅玕(láng gān):傳說中的美玉。這裏指傳說中生長於崑崙山上的仙草。
- 丹禾:古代傳說中赤色的嘉禾,吃了能長壽。
- 垂影:指仙草、丹禾的影子下垂。
- 增城:神話中地名,傳說是崑崙山的層城九重之一。
- 餘光:殘餘的光輝。
- 九阿:曲折的河岸,這裏指遙遠之處 。
- 寧微:難道不是。
- 諮嗟(zī jiē):嘆息。
翻譯
那墳墓前閃閃發亮的,是木槿盛開着紅色的花朵。它的美好興盛連一個早晨都沒能完整度過,連續的狂風就吹落了它的花瓣。哪裏比得上西山的仙草,還有那名爲琅玕和丹禾的芳草。它們的影子映照在增城之上,殘留的光明還能照耀到遙遠的地方。難道那些年少的人,不會隨着時光遠去而發出長久的嘆息?
賞析
這首詩中,阮籍以對比的手法構建意境。前四句,墓前木槿花開得豔麗耀眼,但美好短暫,朝開暮落,在狂風中飄落,借木槿榮枯速朽,象徵了世間榮華的虛幻無常、短暫易逝,描繪出生命的脆弱與世事的難久。後六句,詩人筆鋒一轉,提及西山仙草瑤花,如琅玕、丹禾,它們生長於神話之地,其影可垂照增城,餘光可及遠方,這不僅體現了它們生命力的強大與長久,散發着永恆而高潔的光輝與氣質;更通過它們,寄寓着詩人對超凡脫俗、永恆不朽境界的嚮往。
最後「寧微少年子,日久難諮嗟」二句,引發人們對生命意義與歸宿的思考,那些年少之人,在歲月的漫長流逝中,必然也會爲生命的短暫與世事的無常而倍感嘆息 。整首詩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與情感思索,言辭隱晦婉約,意象豐富宏大,瀰漫着濃厚的悲劇色彩與孤獨感,展現出阮籍對宇宙無窮、人生有限的深邃洞察,藝術表現力極強,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