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娘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

出自 溫庭筠 的《 歸國遙
香玉,翠鳳寶釵垂簏簌,鈿筐交勝金粟,越羅春水綠。 畫堂照簾殘燭,夢餘更漏促。謝娘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罒/彔(wǎng/lù):古代婦女頭飾上的裝飾物,形狀像網。
  • ?(sù):古代婦女頭飾上的裝飾物,形狀像小網。
  • 鈿筐(diàn kuāng):鑲嵌有金屬和寶石的飾物,形狀像筐。
  • 交勝:交錯排列的美麗裝飾。
  • 金粟:金色的顆粒狀裝飾物。
  • 越羅:越地産的輕薄絲綢。
  • 春水綠:形容越羅的顔色像春天的水一樣綠。
  • 畫堂:裝飾華麗的房間。
  • 殘燭:快要燃盡的蠟燭。
  • 夢馀:夢醒後。
  • 更漏:古代計時器,這裡指時間。
  • 謝娘:古代對女子的美稱。
  • 心曲:內心的情感。
  • 曉屏:早晨的屏風。
  • 山斷續:屏風上的山景若隱若現。

繙譯

頭上戴著華麗的玉飾,翠鳳圖案的寶釵上垂掛著精美的網狀裝飾,鈿筐形狀的飾物上鑲嵌著金色的顆粒,交錯排列,美麗非凡。她身穿越地産的輕薄絲綢,顔色如同春水般碧綠。

在裝飾華麗的房間裡,照在簾子上的殘燭搖曳,夢醒後的她感受到時間的流逝,更漏聲急促。謝娘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情感,早晨的屏風上,山景若隱若現,如同她心中的思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女子在清晨夢醒後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服飾描寫和環境渲染,展現了她的美麗與內心的複襍情感。詩中“香玉”、“翠鳳寶釵”等詞語,不僅描繪了女子的華麗裝扮,也暗示了她的高貴身份。而“夢馀更漏促”則巧妙地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女子內心的焦慮。最後,“曉屏山斷續”以景結情,將女子的情感與屏風上的山景融爲一躰,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情感的含蓄。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