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氣能甘萬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將軍族貴兵且強,漢家已是渾邪王。
子孫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盡用陰山兒,登陣常騎大宛馬。
銀鞍玉勒繡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廣從來先將士,衛青未肯學孫吳。
傳有沙場千萬騎,昨日邊庭羽書至。
城頭畫角三四聲,匣裏寶刀晝夜鳴。
意氣能甘萬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黃雲白草無前後,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應多俠少年,關西不見春楊柳。
從軍借問所從誰,擊劍酣歌當此時。
遠別無輕繞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渾邪王(hún yé wáng):漢代匈奴的一個部落首領,此處指渾將軍的祖先。
- 部曲:部下,指軍隊。
- 燕支:地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
- 控弦:拉弓,指擅長射箭。
- 陰山:山脈名,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 大宛馬:古代西域大宛國出產的名馬。
- 銀鞍玉勒:裝飾華麗的馬具。
- 繡蝥弧:繡有蝥蟲圖案的軍旗。
- 嫖姚:輕捷強悍。
- 破骨都:擊敗敵人。
- 羽書:緊急軍情文書。
- 畫角:古代軍中樂器,用以警示或發號施令。
- 刁斗:古代軍中用具,白天用作炊具,夜間敲擊以警戒。
- 關西:指函谷關以西地區。
- 繞朝策:繞道而行,指不直接面對困難。
- 仲宣詩:指東漢文學家蔡邕的字仲宣,此處借指捷報。
翻譯
將軍出身顯貴,軍隊強盛,他的祖先曾是漢代的渾邪王。他的子孫在朝廷和民間都有傳承,至今他的部下仍在燕支地區。他擅長射箭,都是陰山的子弟,每次上陣都騎着大宛的名馬。他的馬具華麗,軍旗上繡有蝥蟲圖案,每次出征都能迅速擊敗敵人。他像李廣一樣總是身先士卒,不像衛青那樣學習孫吳的兵法。傳說有千萬敵騎在沙場,昨天邊境的緊急軍情已經傳來。城頭上的畫角聲響起,匣中的寶刀日夜鳴響。他的意氣風發,甘願遠赴萬里,辛勤地準備一年的行軍。黃雲和白草遍佈無邊,早晨豎起旌旗,晚上敲響刁斗。邊塞應該有很多俠義的少年,但關西看不到春天的楊柳。從軍的人要問跟隨誰,此時應該擊劍高歌。遠別時不要輕視繞道而行的策略,早日平定邊疆,早日寄來捷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渾將軍的英勇形象和他出徵邊塞的壯志豪情。通過對渾將軍家族背景、軍隊實力和個人英勇的描述,展現了他的威武和決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銀鞍玉勒繡蝥弧」、「匣裏寶刀晝夜鳴」,增強了詩歌的視覺和聽覺效果,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渾將軍的敬佩和對邊塞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氣勢磅礴,情感激昂,體現了高適詩歌的豪放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