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何足言,但苦怨與讎。

咄嗟行至老,僶俛常苦憂。 臨川羡洪波,同始異支流。 百年何足言,但苦怨與讎。 讎怨者誰子,耳目還相羞。 聲色爲胡越,人情自逼遒。 招彼玄通士,去來歸羡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咄嗟(duō jiē):嘆息。
  • 僶俛(mǐn miǎn):努力,勉力。
  • (chóu):同「仇」。
  • (qiú):逼迫。

翻譯

嘆息着前行直至老去,一直勉力卻常常被憂愁困擾。面對江水羨慕那洶涌的洪波,開始相同但最終流向不同支流。百年的時光哪裏值得說,只是苦了那些怨恨和仇恨。那些有怨有仇的人是誰呢,耳朵和眼睛都會感到羞愧。聲音和顏色如同胡地和越地那樣不同,人情自然被逼迫得急促。招來那通達玄妙的人士,來來去去都歸於羨慕的悠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詩中感嘆人生在時光流逝中逐漸老去,充滿了憂愁與煩惱。以江水的支流來比喻人生的不同走向。百年時光似乎並不值得多言,而人與人之間的怨仇卻讓人苦惱。這裏強調了矛盾與衝突對人的影響。各種感官所感受到的差異以及人情的逼迫感也有所體現。最後希望有玄通之士能帶來一種自在悠遊的狀態。整首詩情感深沉,透露出對人生複雜境況的感悟與無奈。

阮籍

阮籍

阮籍,三國時期魏詩人。字嗣宗。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其著作收錄在《阮籍集》中。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