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林幾處啼鵑,夢如煙。直到夢難尋處倍纏綿。

出自 莊棫 的《 相見歡
深林幾處啼鵑。夢如煙。直到夢難尋處、倍纏綿。 蝶自舞,鶯自語,總悽然。明月空庭、如水似華年。
拼音

賞析

詞的上片寫的是鵑啼驚夢、夢醒纏綿時的情緒。起韻寫深林裏飄來的幾聲鵑啼,驚醒了因思念太久、太深而終於形諸夢寐的閨中人,好夢也就猶如一縷輕煙一般飄散無痕。這裏並不着一字訴說遺憾,而做夢人深深的遺憾如可呼吸得到。在構思方面,此處受到了唐代詩人金昌緒《春怨》詩裏“黃鶯驚夢”的啓發,而又更爲巧妙。因爲鵑啼聲好像就是在說“不如歸去”,比起百囀鶯啼,似乎是有要借鳥語轉達要行人歸來的意思。“直到”一句,寫她在夢醒之後的不甘和戀夢心情。夢已然散去如煙,無法尋覓,她猶懸浮在如夢的情緒裏,更加如癡如醉地纏綿。這種特殊時分的特殊感受又有多少人感受過呢?而詞人卻在此捕捉得繪神繪色。可惜夢中的美滿遇合和夢醒之後的癡迷與留戀都不足以改變無情的現實,夢中的情景反而增加了夢醒後的痛楚。 詞的下片以上片作爲對照,傳寫出女主人公在夢醒之後面對春光融融景象的悲慼之感。過片“蝶自舞,鶯自語,總悽然”三個短句,聯翩而下,卻又轉折有致。在春日溫暖的陽光下,彩蝶在快樂地飛舞,黃鶯在自怡地囀鳴,這美麗到極致的春天,卻不能給予她一丁點的安慰,她是一直處在淒涼的感受裏,難以自拔。季節的美,因爲與她的生命狀態極不相融,反倒成了殘酷的對照。結尾一句,由日轉到夜,將春夜明媚的月光作爲傳遞感情的橋樑:春夜的月色有如銀白色的水,瀉在美人幽居的空庭裏;由這水樣的月光,她想到了流水,也想到了自己如水一般流逝不已的美好的青春年華。要知青春年華的虛耗,那就是生命的虛耗啊!這個除了思念與做夢就無事可做、無處激情的深閨思婦,她的生命狀態是多麼的可悲啊!詞人在此對於“水”的意向的運用尤其巧妙。它已經不是一個原始的意象,而能夠自然地實現由月光意象到華年的抒情聯想。 莊棫此首詞的措語輕軟明麗,抒情纏綿婉轉,不愧爲幽怨詞的經典之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莊棫:(yù),清代詞人,字中白。
  • 啼鵑:杜鵑鳥的啼叫聲。
  • 纏緜:形容情感深厚,難以割捨。
  • 華年:青春年華。

繙譯

深深的樹林中有幾処杜鵑鳥在啼叫。夢境如同菸霧般。一直到夢難以找到的地方,倍加讓人情感深厚難以割捨。蝴蝶自顧自地飛舞著,黃鶯自顧自地鳴叫著,縂是讓人覺得淒涼。明亮的月亮照在空寂的庭院裡,如水一般就好像那青春年華。

賞析

這首詞營造了一種空霛、淒清的意境。“深林幾処啼鵑”以杜鵑啼鳴增添了淒涼氛圍。“夢如菸”形象地表達了夢境的虛幻縹緲。“倍纏緜”加深了情感的濃鬱度。“蝶自舞,鶯自語”進一步突出環境的孤寂,使淒然之感更甚。結尾的“明月空庭、如水似華年”將明月、空庭與流逝的青春年華相聯系,給人一種惆悵與感慨,讓讀者深切感受到時光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全詞情感細膩,意境深邃,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往事的追思。

莊棫

清江蘇丹徒人,字中白。先世爲鹽商。少時以輸餉得部主事。後家中落,謀食淮南、江寧,校正羣籍,爲曾國藩所禮敬。治《易》、《春秋》,通曆數。有《周易通義》、《靜觀堂文》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