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是離宮城外晚,人佇立,小簾鉤。

西風一葉送行舟。淺遲留。艤汀洲。新浴紅衣,綠水帶香流。應是離宮城外晚,人佇立,小簾鉤。 新歸重省別來愁。黛眉頭。半痕秋。天上人間,斜月繡針樓。湘浪莫迷花蝶夢,江上約,負輕鷗。
拼音

賞析

“西風”三句,言詞人在白鶴江邊送翁五峯迴京城臨安。而鶴江在臨安東南面,遇“西風送行舟”,逆風而行,只得暫時回岸邊停靠。“艤”,即整舟向岸也。《文選·蜀都賦》(左思):“試水客,艤輕舟。”劉注引應劭曰:“艤,正也;南方俗謂正船回灣處爲艤。”舟回岸暫停,老友就可以暫時不走,這是詞人內心所企盼的事。“新浴”兩句。“紅衣”,指荷花。言荷花,蓮葉在江岸邊搖曳,如女郎之新浴嬌豔;流水受荷葉掩映而呈綠色,荷香隨流水而飄向遠方。此雖是描述行舟暫泊之處的景色,也含有熱土難離的挽留之意在。“應是”三句。“離宮”,蘇州本是吳國都城,城外虎丘館娃宮等處都曾是吳王離宮,所以這裏的“離宮”,當指翁停舟暫住之處所。言詞人在城外原吳王舊日離宮遺址送別翁五峯,依依不捨,相對佇立,直到月芽升空。“小簾鉤”,指新月。   “新歸”三句,轉而代翁五峯在京愛人立言。此言翁五峯自鶴江還京後,猜想他的愛人一定爲因爲兩人重逢而向他訴說別後的離愁之苦。說她經常是緊鎖雙眉,冷麪似秋霜,始終無法泯滅其對翁的相思苦。“天上”兩句,系倒裝句。此言伊人在繡樓上見到月光斜入,就聯想到:天上月宮嫦娥與她孤身獨處繡樓,非常相似。這兩句也是愛人向翁傾訴離愁之苦的具體內容。“湘浪”三句,又是代伊人立言,勸告五峯。此是詞人想象中五峯已回到京城家中,他的愛人又對翁說:你在湖南(湘浪)千萬不要去拈花惹草,迷戀野蜂浪蝶,因爲這些只不過是像與江鷗訂立的盟約,她們都是轉瞬而過,不再回頭,很快就會撕毀盟誓的。結句含有要求五峯不負愛人舊盟情誓的意思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淺遲留:短暫地停留。:短暫。遲留:停留、逗留 。
  • 艤(yǐ)汀洲:把船停靠在小洲邊 。:使船靠岸。汀洲:水中小洲。
  • 紅衣:這裏指紅色的荷花。
  • 離宮:行宮,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 黛眉頭:緊皺的眉頭,因發愁眉毛如黛色凝聚。:青黑色顏料,古代女子用於畫眉。
  • 繡針樓:當指女子居住之樓,可能取七夕女子穿針乞巧之意蘊 。
  • 花蝶夢:美好的夢境,化用莊周夢蝶典故,這裏指美好的幻想。
  • 負輕鷗:辜負了與輕鷗的江上之約,「輕鷗」常象徵自由閒適生活或親密的伴遊,意即辜負了以往的自在時光或友人相伴的約定。

翻譯

蕭瑟的西風中,一片孤葉伴着友人乘坐的行舟飄流。你短暫地停留之後,船兒停靠在汀洲邊。剛綻放的荷花嬌豔欲滴,那碧綠的江水帶着荷花的香氣緩緩流淌。此時應該是離宮城外天色漸晚,有人孤獨地佇立着,靜靜地看着小窗上的簾鉤 。 友人重新歸來,仔細回想離別後的愁緒。愁思使你眉頭緊皺,彷彿凝結着半痕秋色。無論是天上仙境還是人間凡塵,都能看到那斜掛着的明月灑在繡針樓上。湘江的波浪啊,不要迷亂了那美好的花蝶夢,曾經在江上的約定,可不要輕易辜負那自由的輕鷗 。

賞析

這首《江城子》是吳文英送別友人翁五峯時所作,全詞情感真摯細膩,意境清幽,韻味悠長。 上闋開篇描繪秋風中的一葉行舟,勾勒出送別的場景,營造出一種孤寂蕭索的氛圍。 「淺遲留。艤汀洲」 簡潔地寫出友人短暫停留後即將離去的狀態。 「新浴紅衣,綠水帶香流」 描寫出江邊荷花盛開,綠水飄香的美好景色,以樂景襯哀情,更凸顯送別時心中的惆悵。 「應是離宮城外晚,人佇立,小簾鉤」 通過想象友人離去後,有人在離宮城外獨立於暮色中,看着簾鉤的畫面,含蓄地表達出送行者對友人的牽掛不捨。 下闋着重表現對別後愁情的追思。 「新歸重省別來愁。黛眉頭。半痕秋」 寫友人歸來,卻仍帶着離愁,緊鎖的眉頭宛如凝結的秋意,刻畫出友人別後的憂愁心境。 「天上人間,斜月繡針樓」 情景交融,明月照耀下的繡針樓,給人一種空靈、幽遠之感,暗示出離別後雙方天各一方卻心意相連。最後 「湘浪莫迷花蝶夢,江上約,負輕鷗」 表達對友人的叮囑,希望不要迷失在現實的紛擾中,不要辜負曾經與自由相伴的約定,寄寓了對友人的期望與祝福,情感委婉深沉,餘味無窮。整首詞將送別之情、別後相思以及對往昔的追憶巧妙融合,於細膩的筆觸中見真摯深情。

吳文英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