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周子橫山隱,開門臨城隅。
連峯入戶牖,勝概凌方壺。
時作白紵詞,放歌丹陽湖。
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當其得意時,心與天壤俱。
閒雲隨舒捲,安識身有無。
抱石恥獻玉,沈泉笑探珠。
羽化如可作,相攜上清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橫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指某地的一座山。
- 城隅:城牆的角落。
- 連峯:連綿的山峯。
- 戶牖:門窗。
- 勝概:美景。
- 方壺:傳說中的仙山,這裏比喻美景如仙境。
- 白紵詞:古代的一種歌曲,白紵是古代的一種細布,這裏指用白紵製成的歌曲。
- 丹陽湖:湖名,位於今江蘇省丹陽市。
- 溟渤:大海。
- 菰蒲:兩種水生植物,這裏指湖中的水草。
- 天壤:天地。
- 羽化:道教中指修煉成仙的過程。
- 清都:道教中的仙境。
翻譯
周先生隱居在橫山,他的家門面對着城牆的一角。 連綿的山峯彷彿穿過了他的門窗,美景如同仙境方壺一般。 他時常創作白紵詞,放聲歌唱在丹陽湖邊。 湖水清澈,傲視大海,川光映照着湖中的菰蒲。 當他心情愉悅時,心靈與天地同在。 悠閒的雲朵隨着風舒捲,他彷彿忘記了自身的存在。 他寧願抱着石頭,也不願獻出珍貴的玉石,沉入泉水中笑着探尋珍珠。 如果可以修煉成仙,他願意與我一同前往仙境清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周處士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超脫,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詩中「心與天壤俱」一句,表達了詩人追求心靈與自然合一的境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李白詩歌中一貫的豪放與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