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竭不流,冰堅可蹈。

鄉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難。 錐不入地,蘴藾深奧。 水竭不流,冰堅可蹈。 士隱者貧,勇俠輕非。 心常嘆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拼音

譯文

這裏的鄉土與黃河以南的土地有很大不同。到了深冬,河裏漂浮着冰塊,舟船難以前行;地被凍得用錐子都扎不進去,田地荒蕪長滿乾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河水凍結不流動,上面由堅硬的冰覆蓋,人都可以行走。有識之士窮困潦倒,而好勇鬥狠的人卻不在乎隨意犯法。我爲此嘆息怨恨,心中充滿了悲傷和憂愁。

《步出夏門行》是漢末文學家曹操用樂府舊題創作的組詩,作於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作者北征烏桓勝利時。這組詩共分五部分,開頭是序曲「豔」,下面是《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四章。全詩描寫河朔一帶的風土景物,抒發個人的雄心壯志,反映了詩人躊躇滿志、叱吒風雲的英雄氣概。作品意境開闊,氣勢雄渾。 《步出夏門行·土不同》説的是北伐烏桓之後,回到冀州,這裏的鄉土與黃河以南的土地有很大不同。到了深冬,河裏漂浮着冰塊,舟船難以前行;地被凍得用錐子都扎不進去,田地荒蕪長滿乾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河水凍結不流動,上面由堅硬的冰覆蓋,人都可以行走。有識之士窮困潦倒,而好勇鬥狠的人卻不在乎隨意犯法。爲此作者嘆息怨恨,心中充滿了悲傷和憂愁。全詩描寫了河北由於袁紹的統治導致的民生凋敝,社會秩序不安定的現狀。
曹操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先爲東漢大將軍、丞相,後爲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其爲魏武帝。一生以漢朝大將軍、丞相的名義征討四方割據政權,爲統一中國北方做出重大貢獻,同時在北方屯田,對農業生產恢復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詩作具有創新精神,開啓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爲“改造文章的祖師”。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