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照朝班。
拼音
譯文
《唐詩品彙》:劉云:律句有此,自覺雄渾(「西望瑤池」二句下)。
《唐詩評選》:無起無轉無敍無收,平點生色。八風自從,律而不奸,眞以古詩作律。後人不審此制,半爲皎然老髡所誤。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徐常吉曰:以下幾詩,但追憶秦中之事,而故宮離黍之感,因寓其中:「蓬萊宮闕」,言明皇之事神仙;「瞿塘峽口」(見「其六」),言明皇之事遊樂;「昆明池水」(見「其七」),言明皇之事邊功,而末但寓感慨之意。吳山民曰:起聯皇居之壯。蔣一癸曰:因開宮扇,故識聖顔,有映帶法。周明輔曰:衹就實事賦出,沉壯温厚無不有。梅鼎祚曰:八首皆有大聲響,餘得「玉露」、「蓬萊」、「昆明」爾。
《杜臆》:極言玄宗當年豐亨豫大之時,享安富尊榮之盛。不言致亂,而亂萌於此。語若贊頌,而刺在言外。……家有豐考功《秋興帖》寫「蓬萊宮闕」詩,尾自注:「仙」(闕)誤作「宮」,……蓋下有「宮扇」,字復,宜作「仙」。
《唱經堂杜詩解》:「點」字妙。先生此時之在朝班,衹如密雨中之一點耳,雖欲諫議,亦復何從(「幾回靑瑣點朝班」句下)。
《錢注杜詩》:此詩追思長安全盛,敍述其宮闕崇麗,朝省尊嚴,而傷感則見於末句。
《杜詩詳注》:陳澤州注:此詩前六句,是明皇時事;「一臥滄江」,是代宗時事;「靑瑣」「朝班」,是肅宗時事。前言天寶之盛,陡然截住,陡接末聯。他人爲此,中間當有幾許繁絮矣。……此章用對結,末二章亦然。盧德水疑上四用宮殿字太多。五、六,似早朝詩語。今按賦長安景事,自當以宮殿爲首,所謂「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也。公以布衣召見,感荷主知,故追憶入朝覲君之事,沒齒不忘。若必全首俱説秋景,則筆下有「秋」,意中無「興」矣。此章下六句,俱有一虛字、二實字於句尾,如:「降王母」、「滿函關」、「開宮扇」、「識聖顔」、「驚歲晚」、「點朝班」,句法相似,未免犯「上尾疊足」之病矣。
《圍爐詩話》:此詩前六句皆是興,結以賦出正意,與《吹笛》篇同體,不可以起承轉合之法求之也。
《唐詩成法》:此思昔日之得覲天顔也。七開筆説今日,八合,方是追昔。
《網師園唐詩箋》:上半盛寫宮闕之壯麗,三、四句寫朝省之尊嚴。
《唐詩別裁》:前對南山,西眺瑤池,東接函關,極言宮闕氣象之盛,無譏刺意(「蓬萊宮闕」四句下)。追思長安全盛時,宮闕壯麗,朝省尊嚴,而末嘆己之久違朝寧也。
《讀杜心解》:五章以後,分寫「望京華」。此溯宮闕朝儀之盛,首帝居也,而意卻重在曾列朝班,是爲「所思」之一。「滄江」帶「夔」。「歲晚」本言「身老」,亦帶映「秋」。
《杜詩集評》:吳農祥云:極刺時事而雄渾不覺。徐士新云:「蓬萊宮闕」言明皇之事,神仙不若指貴妃爲當。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杜公「蓬萊宮闕對南山」,六句開,兩句合;太白「越王勾踐破吳歸」,三句開,一句合,皆是律絶中創調。
《杜詩鏡銓》:此思長安宮闕之盛,而嘆朝寧久違也。前六句直下,皆言昔之盛,第七,一句打轉,筆力超勁。陳秋田云:下四首不用句面呼吸,一片神光動蕩,幾於允迹可尋。吳瞻泰云:此處指拾遺移官事,衹用虛括,他人當用幾許繁絮矣。
《讀杜札記》:説者以此四句專指太寶之盛,亦非通論。看五、六即入身預朝班,係肅宗朝事,則上四不得坐煞天寶。
《杜詩言志》:追憶太平宮闕之盛,爲孤忠之所愛慕不忘也。……通首博大昌明,鏗鈜綺麗,舉初、盛早朝應制諸篇,一齊盡出其下,眞傑作也。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周云:衹就實事賦出,沉壯温厚無不有。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曰:結二方是此時意緒。上六止寫入結內一「朝」字耳。章法極爲開動。結語仍是對出,起二警亮,五、六鬱麗,彌見沉摯。
《昭昧詹言》:思宮闕,高華典麗,氣象萬千。……結句收五、六句,忽跳開出場,歸宿自己,收拾全篇,蒼凉凄斷。此亂後追思,故極言富盛,一片承平瑞氣,而存外有餘悲,所以爲佳。
注釋
王母:楊貴妃初度女道士,故唐人多以王母比之。
東來紫氣滿函關:唐以老子爲祖,屢徵符端。
照朝班:一作「點朝班」。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蓬萊宮闕:指唐朝的皇宮,即大明宮,因其壯麗被比作神話中的蓬萊仙境。
- 南山:即終南山,位於長安城南,與大明宮相對。
- 承露金莖:指宮中的承露磐,金莖即銅柱,支撐著承露磐,象征天子的神聖。
- 霄漢間:天空與銀河之間,形容宮殿高聳入雲。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 王母:即西王母,神話中的女神,掌琯不死葯。
- 紫氣:吉祥的征兆,常用來象征帝王或聖人的出現。
- 函關:即函穀關,位於今河南省,是古代重要的關隘。
- 雲移雉尾:形容宮扇上的雉尾圖案隨著扇子的移動而變化。
- 宮扇:古代宮廷中用來遮蔽日光或作爲儀仗的大扇。
- 日繞龍鱗:陽光照在皇帝的龍袍上,龍鱗閃閃發光。
- 聖顔:皇帝的麪容。
- 滄江:泛指江河,這裡可能指長江。
- 嵗晚:晚年。
- 青瑣:宮門上的裝飾,這裡代指宮廷。
- 朝班:朝廷的官員行列。
繙譯
大明宮的壯麗宮闕正對著終南山,宮中的承露磐高聳入雲,倣彿支撐在天空與銀河之間。我曏西望去,倣彿看到瑤池中的西王母降臨,曏東望去,紫氣彌漫,充滿了函穀關,預示著吉祥。宮扇上的雉尾圖案隨著扇子的移動而變化,陽光照在皇帝的龍袍上,龍鱗閃閃發光,我得以一睹皇帝的尊容。如今我臥病在江邊,驚訝地發現自己已到晚年,不知還有幾次機會能在宮廷中見到皇帝,照亮我的朝班生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對唐朝皇宮的懷唸與對往昔榮耀的追憶。詩中通過“蓬萊宮闕”、“承露金莖”等意象,展現了皇宮的宏偉與神聖。同時,通過“西望瑤池”、“東來紫氣”等神話元素,增添了詩的神秘色彩。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逝去嵗月的感慨與對未來的憂慮,表達了一種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