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秦地有位羅敷女,曾在綠水邊採桑。素手在青條上採來採去,在陽光下其紅妝顯得特別鮮豔。她宛轉地拒絕了太守的糾纏,說:蠶兒已飢,我該趕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擱您寶貴的時間了。
注釋
秦地:指今陝西省關中地區。
羅敷(fū)女:樂府詩《陌上桑》有「日出東南隅,歸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羅敷善蠶桑,採桑城南隅」的詩句。
「紅妝白日鮮」句:指女子盛妝後非常豔麗。
「蠶飢妾欲去」句:南朝梁武帝《子夜四時歌》:「君住馬己疲,妾去蠶欲飢。」此用其句意。妾,古代女子自稱的謙詞。
五馬:《漢官儀》記載:「四馬載車,此常禮也,惟太守出,則增一馬。」故稱五馬。這裏指達官貴人。
「五馬莫留連」句:貴人莫要在此留連。
序
吟詠了漢樂府《陌上桑》詩中美女秦羅敷的故事。秦羅敷不僅有美貌,更有美麗的心靈。詩人讚揚她不爲富貴動心、拒絕達官貴人挑逗引誘的高尚品質。而且,詩中還突出了秦羅敷的勤勞品質,這在「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闡述。這是「春歌」,所以用採桑起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秦地:指今陝西省關中地區。
- 羅敷(fū)女:樂府詩《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詩中稱讚她的美貌和堅貞的情操。
- 素手:潔白的手。
- 青條:指桑樹的枝條。
- 紅妝:指女子豔麗的裝扮。
- 妾:古代女子對自己的謙稱。
- 五馬:指達官貴人。(此處應是用「五馬」代指貴人所乘之車,這是一種借代的修辭手法。)
翻譯
在秦地有位羅敷般的女子,在綠水邊採摘桑葉。她那潔白的手在青綠色的桑樹枝條上,豔麗的裝扮在白日裏更加光彩奪目。蠶兒餓了,我要回去了,達官貴人啊別再糾纏挽留。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位美麗的採桑女。詩的開頭兩句,點明瞭地點和人物,展現出一幅春日採桑的畫面。接下來兩句通過對女子的手和裝扮的描寫,突出了她的美麗動人。最後兩句則表現了採桑女的堅定和自主,她以蠶飢爲藉口,拒絕了達官貴人的糾纏。整首詩風格明快,語言流暢,生動地刻畫了採桑女的形象,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民的生活情景。同時,也表達了女子對自己的尊重和對不適當追求的拒絕,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