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道沙爲堤,早風無塵雨無泥。
長安大道沙爲堤,早風無塵雨無泥。
宮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導騎丞相來。
路傍高樓息歌吹,千車不行行者避。
街官閭吏相傳呼,當前十里惟空衢。
白麻詔下移相印,新堤未成舊堤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沙堤:用沙石鋪築的道路,此處特指爲迎接高官而臨時鋪設的道路。
- 玉漏:古代計時器,此處指時間。
- 三刻:古代時間單位,一刻約等於現在的十五分鐘。
- 朱衣:紅色的官服,此處指穿着紅色官服的官員。
- 導騎:引導的騎兵。
- 丞相:古代官職,相當於現在的總理。
- 街官:管理街道的官員。
- 閭吏:管理里巷的小官。
- 白麻詔:用白麻紙書寫的詔書,通常用於重要政令。
- 移相印:指丞相的職位變動。
翻譯
長安的大道上,用沙石鋪築了堤道,早晨的風吹過不揚塵土,雨天也不會泥濘。宮中的玉漏指示着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刻,這時,穿着紅色官服的官員引導着騎兵,丞相即將到來。路旁的高樓停止了歌舞聲,無數的車輛不再前行,行人們也紛紛避讓。街道的官員和里巷的小吏互相傳呼,前方十里之內,只有空蕩蕩的道路。白麻紙書寫的詔書下達,丞相的職位發生了變動,新的堤道尚未建成,而舊的堤道已經不復存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代長安城內丞相出行的盛況,通過沙堤、玉漏、朱衣等細節,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場景。詩中「新堤未成舊堤盡」一句,不僅反映了政治變遷的迅速,也隱喻了人事的更迭無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丞相出行場景的描寫,折射出唐代社會的等級制度和政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