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觚棱,秋漸滿、蓬萊雙闕。

日近觚棱,秋漸滿、蓬萊雙闕。正錢塘江上,潮頭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瓊琚玉佩鵷鴻列。丈夫兒、富貴等浮雲,看名節。 天下事,吾能說;今老矣,空凝絕。對西風慷慨,唾壺歌缺。不灑世間兒女淚,難堪親友中年別。問相思、他日鏡中看,蕭蕭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觚棱(gū léng):宮闕轉角處的瓦脊,因呈方角棱瓣之形,故名。此指京城。
  • 蓬萊雙闕:蓬萊宮,唐高宗龍朔二年置,後改爲大明宮,在長安東。蓬萊宮闕爲帝王宮殿。這裏借指宋宮。雙闕,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
  • 瓊琚(jū)玉佩:美玉配飾。
  • 鵷(yuān)鴻:鵷雛、鴻雁,後用鵷鴻比喻朝官。

翻譯

太陽漸漸接近宮闕,秋天的氣息已充滿皇宮。此時的錢塘江,江潮如浪,浪頭似雪。我舉着酒杯爲你送行,願你入朝爲官,位列朝班,如鵷雛鴻雁般高潔。大丈夫應把富貴視作浮雲,看重的應是名譽和節操。

天下的事情,我曾經能夠評說;如今我已年老,只能徒然地心懷悲憤。對着秋風慷慨激昂,像王敦一樣擊唾壺爲節,歌詠悲嘆。不應像世間小兒女那樣悲傷落淚,中年時與親友分別實在讓人難受。試問日後在鏡中看到自己,只怕是頭髮已稀疏斑白了啊。

賞析

這首詞上闋寫送友人入朝爲官,表達了對友人的期望,認爲大丈夫應視富貴如浮雲,看重名節。下闋則抒發自己年華老去、壯志未酬的感慨,同時也流露出對友人的離別之情。

上闋開篇營造出一種宏偉的氣勢,以日近宮闕和秋滿京城的景象,暗示天下大勢的變化。接着通過描寫錢塘江潮,烘托出送別的壯闊場景。然後以「把酒送君天上去」表達對友人的祝福,期望他能在朝廷中有所作爲。最後強調名節的重要性,體現了作者的價值觀。

下闋開頭「天下事,吾能說;今老矣,空凝絕」,表現出作者對自己過去的自信和現在的無奈,形成鮮明的對比。「對西風慷慨,唾壺歌缺」用王敦的典故,表達自己內心的悲憤和不甘。「不灑世間兒女淚,難堪親友中年別」則體現出作者的豁達與深情,他認爲不應像小兒女般哭泣,但中年與親友分別又確實令人難受。最後以「問相思、他日鏡中看,蕭蕭發」結尾,設想日後相思之苦,鏡中所見的自己將是頭髮斑白,增添了一抹悲涼的色彩。

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開闊,既有對友人的祝福和期望,也有自己的感慨和無奈,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嚴羽

嚴羽

宋邵武人,字儀卿,一字丹丘,號滄浪逋客。與嚴仁、嚴參並有才名,時稱“三嚴”。精於論詩,推崇盛唐,反對宋詩散文化、議論化,對蘇軾、黃庭堅及江湖派詩風均表不滿。創以禪喻詩之說,強調“妙悟”與“興趣”,對後代詩論頗有影響。有《滄浪集》、《滄浪詩話》。 ► 1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