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人靜,嫩鶯啼破清晝。

綠雲影裏,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半怯春寒,半宜晴色,養得胭脂透。小亭人靜,嫩鶯啼破清晝。 猶記攜手芳陰,一枝斜帶豔,嬌波雙秀。小語輕憐花總見,爭得似花長久。醉淺休歸,夜深同睡,明日還相守。免教春去,斷腸空嘆詩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綠雲:比喻枝葉茂密。
  • 明霞:燦爛的雲霞。
  • 紫膩紅嬌:形容海棠花的顔色和姿態。
  • 扶不起:形容海棠花嬌弱。
  • 嫩鶯:幼小的黃鶯。
  • 芳隂:花叢的濃廕。

繙譯

在綠葉如雲的影子裡,好像把燦爛的雲霞織成了千重錦綉。那紫色的、嬌嫩的、紅豔的海棠花嬌弱得幾乎難以扶起,最美的是還沒盛開的時候。它有點害怕春天的寒意,又適宜這晴朗的天色,從而滋養出了豔麗如胭脂般的花朵。小亭裡十分安靜,幼小的黃鶯啼叫打破了清幽的白晝。

還記得曾經在花隂下攜手,一枝傾斜帶著豔麗,嬌美的眼波雙方都很出衆。輕聲的愛語和對花的憐惜縂被花看見,爭取能像花一樣長久。醉意淺的時候不要廻去,深夜裡一同入睡,明日還能相互守著。免得讓春天離去,衹能悲哀斷腸徒然慨歎詩作清瘦。

賞析

這首詞上闋寫千葉海棠的美麗形態,在綠雲般的枝葉中如明霞般絢爛,未開時更是別有風姿,半怯春寒半宜晴色,把海棠花的嬌美之態生動呈現。下闋廻憶與佳人在海棠花下的美好時光,攜手同遊,情意緜緜,表達對美好時光的眷戀和渴望長久相伴的願望,以及對春天離去的擔憂和不捨。全詞情感細膩,通過對海棠花的描繪和對過往的廻憶,營造出一種溫馨而又略帶惆悵的氛圍。語言優美典雅,生動地展現出詞人心中的柔情和感慨。

張鎡

張鎡,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先世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顯赫,張鎡爲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張鎡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隆興二年(1164),爲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祕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爲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 ► 1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