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

出自 盧摯 的《 沉醉東風 · 重九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 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拼音

譯文

題詩在紅葉上讓它帶著情意承受御溝的流水飄走,觀賞菊花的人醉臥在歌樓上。萬里長空雁影稀疏,月亮落了遠山變得狹長而顯清瘦,暮秋時節到處都是冷冷清清的景象。衰敗的楊柳,寒秋的鳴蟬,天地間一片哀愁,這時節,有誰肯送酒來和我一起解憂?

注釋

紅葉:化用唐代紅葉題詩配佳偶的傳説。傳説大意是某宮女題詩在紅葉上,投入御溝承受水流出宮外,被某士子拾得,後巧結良緣。 白衣送酒:指江川刺史王弘派白衣僕人在重陽節給在籬邊賞菊的陶淵明送酒事。白衣,古代官府衙役小吏著白衣。

《沉醉東風·重九》作者元代詩人盧摯的一首小令。 重九,即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其時正當暮秋季節,天高氣爽,自然景物自有其獨特的佳處,然而又帶點衰瘋的氣象。古代文人於此時此景,每生悲凉之感。 這首小令,表現的基本上也就是這樣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首觸景生情的作品。景是清冷的秋景,情是淡淡的愁情;雖沒有特別的社會意義,但用詞鑄句,描摹景物,以及釀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都頗見藝術功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重九:農曆九月九日,即重陽節。
  • 御溝:流經宮苑的河道。
  • 白衣送酒:指晉代王弘遣白衣使送酒給陶淵明的典故。

翻譯

在紅葉漂流於御溝的景緻中題詩,於歌樓中欣賞黃花飲酒沉醉。天空高遠,大雁的影子漸漸稀少,月亮落下,山的容貌顯得清瘦,這是冷冷清清的暮秋時節啊。衰敗的柳樹和寒蟬一片愁苦之態,誰又肯像王弘那樣派白衣人來送酒呢?

賞析

這首小令描繪了暮秋的景色,紅葉、黃花、雁影、瘦山、衰柳、寒蟬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清冷、孤寂、愁苦的氛圍。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以及借用「白衣送酒」的典故,傳達出自己在重陽節時的孤獨和惆悵之感。全曲意境深邃,語言精美,情感真摯,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盧摯

盧摯

盧摯,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書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