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霞疑電落,騰虛狀寫虹。

出自 李世民 的《 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拂霞疑電落,騰虛狀寫虹。 屈伸煙霧裏,低舉白雲中。 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 念茲輕薄質,無翅強搖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拂霞:拂過朝霞,意指在日出時分。
  • 疑電落:像閃電般落下,形容幡的動態快速而引人注目。
  • 騰虛:升騰於虛空,描繪幡在空中飄動的景象。
  • 狀寫虹:形狀彷彿彩虹,暗示幡的顏色斑斕,富有動態美。
  • 屈伸:彎曲和伸展,描述幡在風中的動態變化。
  • :遠,形容幡在遠處看起來更顯飄渺。
  • 掣曳:拉拽,指幡隨風擺動的樣子。
  • 輕薄質:輕盈的材質,可能是指布料。
  • 無翅:沒有翅膀,暗指幡無實體卻能飛翔。
  • 強搖空:奮力搖動天空,形容幡在風中的動態強烈。

翻譯

在晨光中,幡如同閃電劃破天際,它在空中飄忽不定,形狀仿若彩虹,時而在煙霧中曲折蜿蜒,時而低垂在白雲之間。它的身影忽遠忽近,隨風搖曳,儘管只是輕盈的布料,卻憑藉無翼之力在空中舞動,彷彿挑戰着天空的廣闊。

賞析

這首詩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興國寺佛殿前幡的動態之美,展現了唐朝時期人們對自然現象的深刻觀察與藝術化表達。詩人巧妙地運用比喻,將幡與閃電、虹、煙霧和風等元素結合,創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視覺效果。同時,通過對「無翅強搖空」的描繪,反映出人們對於精神力量和信仰的崇尚。整首詩韻律優美,意境深遠,展現出大唐盛世的氣象與文化內涵。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勸父舉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統一之業。高祖武德元年,爲尚書令,進封秦王。先後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起義軍,討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爲太子。旋受禪即帝位,尊父爲太上皇。銳意圖治,善於納諫,去奢輕賦,寬刑整武,使海內昇平,威及域外,史稱貞觀之治。鐵勒、回紇等族尊之爲“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長生藥”中毒死,諡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