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杏花天·鬢棱初翦玉纖弱》是南宋詞人吳文英的一首詞。上片“鬢棱”五句,憶年青時情景。言室中伊人剛剪成了一種有棱有角的鬢髮新式樣,其形體纖弱,更顯得婀娜多姿。春天的氣息早已從屏風四周向房中滲透進來下片“霜絲換”四句,敘老年情景。言如今這位少年已是人老體衰,發如秋霜,處境猶如凋零的梅花,也似黃粱夢醒。全詞直敘今昔對春的感受,愈發顯出了詞人對老境淒涼的深有體會。
賞析
上片“鬢棱”五句,憶年青時情景。言室中伊人剛剪成了一種有棱有角的鬢髮新式樣,其形體纖弱,更顯得婀娜多姿。春天的氣息早已從屏風四周向房中滲透進來。在春暖花香之時,有位少年男子在這香氣瀰漫的繡屋中偷懶假寐,引起了屋中伊人善意的取笑。
下片“霜絲換”四句,敘老年情景。言如今這位少年已是人老體衰,發如秋霜,處境猶如凋零的梅花,也似黃粱夢醒。雖然身處繁華似錦的臨安都城,但老人的感覺恰如夜深寒重一般壓抑;春風雖象從前一樣吹拂着室中的燈光,然而老人也只感到它只是爲了要吹滅燈光,吹殘梅花,而沒有了以前年青時代感受到的春的溫情。
全詞直敘今昔對春的感受,愈發顯出了詞人對老境淒涼的深有體會。此詞與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兩相對照參閱,則可見吳詞之直,辛詞之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