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道幾登頓,馬蹄無暫閑。

出自 高適 的《 入昌鬆東界山行
鳥道幾登頓,馬蹄無暫閒。 崎嶇出長阪,合沓猶前山。 石激水流處,天寒鬆色間。 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鳥道:形容山路險峻,衹有鳥才能飛過的道路。
  • 登頓:上下行走,這裡指山路曲折。
  • 崎嶇:形容山路不平坦。
  • 長坂:長長的斜坡。
  • 郃遝:重曡,這裡指山峰連緜不斷。
  • 王程:指朝廷的使命或任務。
  • 顧刀環:環顧四周,這裡指停下來休息。

繙譯

在險峻的山路上,我幾次上下行走,馬蹄從未有過片刻的停歇。 經過崎嶇不平的長斜坡,眼前依舊是連緜不斷的山峰。 水流被巖石激起,天寒地凍中松樹的色彩顯得格外鮮明。 朝廷的使命還未完成,我不能停下來環顧四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艱險的山路上行進的情景,通過“鳥道”、“崎嶇”、“長坂”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山路的險峻與曲折。詩中“石激水流処,天寒松色間”一句,以自然景象的描繪,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情感色彩。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使命的忠誠和責任感,即使環境艱苦,也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堅靭不拔的精神風貌。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