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佳人、幾許盟言,便忍把、從前歡會,陡頓繙成憂慼。

出自 柳永 的《 浪淘沙慢
夢覺、透窗風一線,寒燈吹息。那堪酒醒,又聞空階,夜雨頻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負佳人、幾許盟言,更忍把、從前歡會,陡頓翻成憂戚。 愁極。再三追思,洞房深處,幾度飲散歌闌,香暖鴛鴦被,豈暫時疏散,費伊心力。殢雨尤雲,有萬般千種相憐惜。到如今,天長漏永,無端自家疏隔。知何時、卻擁秦雲態,願低幃暱枕,輕輕細說與,江鄉夜夜,數寒更思憶。
拼音

譯文

一覺醒來時,一縷寒風透過窗櫺吹進房中,把孤燈吹熄。酒醒後的淒涼本已難耐,又聽見屋外臺階上的落雨點點滴滴。可嘆我遷延漂泊,孑然一身,淪落天涯。如今想起來,真是辜負了佳人的一片真情,多少山盟海誓竟成空言,又怎能忍心把從前的兩情歡愉,陡然間變成眼下這孤獨憂戚。 愁悶之極!反覆地回憶,想當初那洞房深處,多少次暢飲歡歌,雙雙遊嬉於鴛鴦被底。那時節我盡心奉承,生怕耗費她一點氣力。萬種柔情,千般親暱,我二人纏綿無盡,兩情相依相惜。看如今,漫漫長夜漏壺永滴,就這樣兩地相思隔絕千里。我真是自尋離愁,卻讓你牽腸掛肚徒悲悽。不知要等到哪日,你我重擁鴛鴦被,共度歡情,如膠似漆。到那時,願帷幕低垂玉枕親暱。我會輕輕細說告訴你,在這偏遠的寒江水鄉,我夜夜難眠,數着寒更把你思念,把你惦記。

注釋

浪淘沙慢:柳永創調。雙調一百三十三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後段十六句五仄韻。 因循:不振作之意。遲延拖拉,漫不經心。 幾許盟言:多少山盟海誓的話。 陡頓:突然。 殢(tì)雨尤雲:貪戀男女歡情。殢:戀暱。尤:相娛、相戀之意。 漏永:古人以銅壺滴漏計算時間,這裏指時間過得慢。這裏指夜深。 疏隔:疏遠阻隔。 秦雲:秦樓雲雨。形容男歡女愛。 低幃:放下幃帳。 暱:親近,親暱。 數(shuò):多次。

這首詞是抒寫對所戀秦樓歌妓相思、愁戚之作。全詞两片。上片以“夢覺”、“酒醒”寫離別後羈旅江鄉的憂戚,穿插寒燈、空階、夜雨之意象加以烘染,構成寒瑟、空寂、暗淡的夜境,顯示出詞人孤獨煎熬的寂寞與悲慼。下片從上片“憂戚”轉入“愁極”,承“從前歡會”而追思往昔熱戀情景。接著又感嘆“無端自家疏隔”,揭明造成今日憂戚、疏隔,還是“自家”的因循宦途所致,頗有自責自悔之意。詞人於愁極無奈中,生出對未來歡聚之期願:懸想虛擬將來重逢團聚之時,再細說我而今“江鄉夜夜,數寒更思憶”之情景。這首詞的特點是將相思離別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沒有一點含蓄,這種露骨地表達感情的方式顯然受到民間俚曲的影響。

賞析

詞爲羈旅途中思念情人之詞。全篇善於鋪陳敘事,如數家常般把離別相思之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直抒胸臆,感情真摯。 詞作從“夢覺”寫起,說窗風吹息寒燈,夜雨頻滴空階,可知並非天亮覺醒,而是夜半酒醒。其間,於“燈”之上着一“寒”字,於“階”之上着一“空”字,將當時所見、所聞之客觀物景,染上了主人公主觀情感色彩,體現了主人公淒涼孤寂之心理狀態。而“那堪”、“又”,又及“頻”,層層遞進,又便得主人公當時的心境,倍覺淒涼孤寂。接着,主人公直接發出感嘆:“嗟因循、久作天涯客”。這是造成淒涼孤寂心境的根源。因爲久作天涯客,辜負了當時和佳人的山盟海誓,從前的歡會情景,在這個夜裏一下子都變成了憂愁與悽戚。至此,主人公心中之情思,似乎已經吐盡。 詞作下片,由上片之“憂戚”導入,說“愁極”,十分自然地轉入對於往事的“追思”。所思佳人,由“飲散歌闋”句來看,可知是一位待宴歌妓。從“再三”、“幾度”句中可以體會出來,兩人之互相愛戀,已經有了相當長的時期,由此可見,主人公夜半酒醒時爲什麼這樣的憂戚。接著由回憶過去的相歡相愛回到眼下“天長漏永”,通夜不眠的現實當中來。“無端自家疏隔”,悔恨當初不該出遊,這疏隔乃自家造成,然而內心卻甚感委曲。因此,主人公又設想兩人相聚之時,他就要低垂的幃幕下,玉枕上,輕輕地向她詳細述說他,一個人在此是如何地夜夜數着寒更,默默地思念着她。至此,主人公的情思活動已進入高潮,但作者的筆立刻煞住,就此結束全詞。 從謀篇佈局上看,上片及下片前半部分,花開兩枝,分別述說現在與過去的情事;至下片後半部分,既由過去回到現在,又從現在想到將來,設想將來如何回憶現在,使情感活動向前推進一層。全詞两片,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多層次、多姿態地展現主人公的心理狀態和情思活動,具有一定的立體感。
柳永

柳永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