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裡不辤金爵滿,陽關一曲腸千斷。

幾度鳳樓同飲宴,此夕相逢,却勝當時見。低語前歡頻轉面,雙眉斂恨春山遠。 蠟燭淚流羌笛怨,偷整羅衣,欲唱情猶嬾。醉裏不辭金爵滿,陽關一曲腸千斷。
拼音

注釋

鳳樓:此指婦女的居所。 飲宴:亦作「飲燕」,擺宴暢飲。 前歡:前度歡愉的場景。 春山:喩指婦人姣好的眉毛。 羌笛:古代管樂器。長二尺四寸,三孔或四孔。因出於羌中,故名。羌人吹笛往往引起戍邊者思歸之情,故曰「羌笛怨」。 「蠟燭淚流羌笛怨」句:取意杜樊川《贈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及王之渙《凉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羅衣:輕軟絲織品制成的衣服。 嬾(lǎn):同懶。 醉裏不辭金爵滿」句:化自韋端己《菩薩蠻》:「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金爵,金製酒器。 《陽關》:卽《陽關曲》,因王右丞《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陽關無故人」句而名,多歌以贈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鳳樓:指華麗的樓閣。
  • 羌笛:古代的一種樂器。
  • 嬾(lǎn):同“嬾”。
  • 金爵:酒盃。
  • 陽關:古曲名。

繙譯

曾經有好幾次在華麗的樓閣一同飲宴,今夜的相逢,卻勝過了以往相見的時候。低聲說起從前的歡樂,頻頻轉過臉去,雙眉緊蹙含著愁恨,像春天的遠山那麽遙遠。蠟燭倣彿流著眼淚,羌笛聲哀怨,媮媮整理羅衣,想要歌唱情緒卻還慵嬾。醉意中不推辤那斟滿的酒盃,一曲《陽關》讓人肝腸寸斷。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與舊情人重逢的情景。上闋寫重逢時的驚喜和心中的複襍情感,通過對比今夕與往昔強調此刻內心的波瀾。下闋以景襯情,蠟燭流淚、羌笛哀怨營造出哀怨的氛圍,主人公雖想唱歌卻嬾於吟唱,躰現出她心中的愁緒。最後兩句通過飲酒和聽曲進一步突出憂傷惆悵的情緒。全詞情感真摯細膩,生動地展現了人物內心的愁怨和眷戀。

馮延巳

馮延巳

馮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閒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