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染鞦衣,誰唸西風倦旅。
江蘺怨碧,早過了霜花,錦空洲渚。孤蛩自語。正長安亂葉,萬家砧杵。塵染秋衣,誰念西風倦旅。恨無據。悵望極歸舟,天際煙樹。
心事曾細數。怕水葉沈紅,夢雲離去。情絲恨縷。倩回紋爲織,那時愁句。雁字無多,寫得相思幾許。暗凝佇。近重陽、滿城風雨。
拼音
譯文
早過了經霜開花時候,洲渚邊已沒有一片花如錦的江蘺了。孤零零的蟋蟀暗自嗚叫。正是長安木葉飄零,萬戶夜晚搗衣的時候。在京都很長久,衣裳塵污黑了,卻沒有遇到知己,沒有人顧念倦於行旅的天涯遊子。想回去,但又未能,只有惆悵地極目望江上遠遠歸去的船隻和天邊煙樹,
心事縈繞,無可排遣,只怕美好的往事將如沉紅夢雲,一逝難返。所有的情事總結成一縷。請你像晉代蘇蕙織成錦字迴文詩一樣,將當時的離愁別緒,寫成詩章或書信。即使書信也講不了多少相思情,裝不下許多愁。暗自凝眸佇立看重陽景象,一到近重陽節,只是滿城風雨。
注釋
掃花遊:詞牌名。雙調,九十四字,上片十一句六仄韻,下片十句七仄韻。
孤蛩(qióng)暗語:孤零零的蟋蟀暗自嗚叫。
長安:代指杭州。
亂葉:形容秋風一起,霜葉紛飛。
砧杵(zhēnchǔ):搗衣(即洗衣或縫製衣服)的器具。砧:搗衣石。杵:棒槌。
倦旅:倦於行旅的天涯遊子。
數:計算。
倩(qìng):請。
迴文:即織成錦字迴文。
雁字無多:是說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沒有多少字。
幾許:多少。
序
《掃花遊·九日懷歸》是南宋詞人周密所寫的一首詞。該詞上片通過描寫蕭瑟的景色,把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思緒揉和融合一起,表達了詞人內心的估計之情。下片進一步抒發了詞人的歸思。全詞抒情自然流麗,詞境悽美。
賞析
頭三句“江蘺怨碧,早過了霜花,錦空洲渚”,描寫重陽時節的典型景物江蘺,一種香草,出自屈原《離騷》:“扈江蘺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李商隱《九日》詩用過這個典故:“空教楚客詠江蘺”,這裏也用爲九月九日景物,開江蘺因幽怨而呈現碧色,早過了經霜開花時候,水邊已沒有一片花如錦的江蘺了。下面接“孤蛩暗語”句,轉而寫聽到的聲音蟋蟀正在孤單地暗自嗚叫。姜夔《齊天樂》詠蟋蟀:“悽悽更聞私語”這裏是指九月蟋蟀初鳴。下面兩句:“正長安亂葉,萬家砧杵”。“長安亂葉”句本賈島送別詩“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和周美成《齊天樂》“渭水西風,長安亂葉,空憶詩情宛轉”,形容落葉隨風飛舞,飄落滿地。“萬家砧杵”本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持衣聲”,家家用砧杵爲將要遠服兵役的人制征衣。姜夔《齊天樂》也描寫蟋蟀叫聲“相和砧杵”。這兩句點明瞭作者當時的時間、地點和氛圍。
“塵染秋衣,誰念西風倦旅。”轉入寫客況淒涼。塵染秋衣一句,脫於西晉陸機《爲顧彥先贈婦》詩:“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爲緇。”意思是說在京城呆得很久了,衣裳已經被塵土染黑,卻沒有人來關心我這個滿懷疲憊的異鄉旅客。北宋晁端禮《水龍吟》“倦遊京洛風塵,夜來病酒無人問”,也是這個意思。上片結尾三句:“恨無據。悵望極歸舟,天際煙樹。”描寫心中的鄉愁無以依託,只有惆悵地眺望江上遠去的歸船和天邊如煙的樹木。詞用謝脁《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天際識歸舟,雲中辯江樹”語,表示自己想回去又不能,只有遙望江上舟樹以寄託鄉思《古詩》“遠望可以當歸”即是這種心情下片起首一句“心事曾細數”,統領以下各句,表明作者由寫景寄情轉入全寫內心世界。“怕水葉沉紅,夢雲離去”“怕水葉沉紅”,是寫紅荷凋落。翁元龍《隔浦蓮近》“沉紅入水,漸做小蓮離藕”,語意相近。“夢雲離去”,語出楚王夢遇神女,及朝爲行雲的故事。這三句是說,作者心事重重,無法輕鬆,只擔心美好的往事象荷花凋謝、夢雲離去一樣,再也不能重視了。下句“情絲恨縷”稍停頓一下。一語概括所有的心事,再細說“倩回紋爲織,那時愁句”,是說像晉代蘇蕙織錦字迴文詩一樣,將當時的離愁別緒,寫成詞章或書信。
“雁字無多,寫得相思幾許”,接着上面兩句的意思,轉折了一下,說即使書信也裝不了多少相思情雁只排成人字、一字,沒有多少字,怎能寫出多少相思,言外意是思無限。人們又常用鴻雁指書信。秦觀《減字木蘭花》有“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句,雖都用鴻雁作比,卻用法相反,各從不同角度作出恰當的比喻。下片結尾三句:“暗凝佇。近重陽、滿城風雨。”作者心潮起伏、思緒難平之後,又回到重陽節和那時景色上,首尾呼應。自己一個人佇立凝望重陽景象,卻只見到滿城風雨。這正同上片“錦空洲渚”、“正長安亂葉,萬家砧杵”等句同樣悽清。“近重陽、滿城風雨”一句來自潘大臨“滿城風雨近重陽”,但只顛倒詞序,例由豪放變淒涼。
這首詞悽而不慘,哀而不傷,很好地把握了重陽節的景象與作者自己的心情。詞人鋪陳上的抑揚頓挫也恰到好處。這首詞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用典頗多,句多出處,雖見研習前人之功,但亦略多了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江蘺(lí):一種香草。
- 蛩(qióng):蟋蟀。
- 砧(zhēn)杵(chǔ):擣衣用具,這裡指擣衣聲。
- 倩(qiàn):請,央求。
- 廻紋:指廻文詩或廻文錦,詩或錦的花紋可以廻鏇往複地讀或織。
繙譯
江蘺呈現出怨恨的碧色,早已過了霜降時節,繁華的洲渚變得空曠。孤獨的蟋蟀在自言自語。此時長安正是落葉紛飛,萬戶人家傳出擣衣之聲。塵土沾染了鞦衣,誰會想到我這在西風中疲憊的旅人。心中的怨恨無処依憑。極目遠望那歸來的船衹,衹見天際邊菸靄籠罩著樹木。 心事曾一樁樁細細數過。害怕水中的紅葉沉沒,夢境如雲彩般離去。那情絲和恨縷啊。請用廻文詩來編織,寫下那時的憂愁語句。雁字不多,能寫出多少相思情意呢。暗暗地佇立凝思。臨近重陽佳節,整個城裡風雨交加。
賞析
這首詞通過描繪鞦天的景象和表達旅人的思鄕之情,營造出一種淒涼、憂傷的氛圍。上闋中,作者以江蘺的碧色、霜花的過去、孤蛩的自語和長安的亂葉、萬家的砧杵等景象,烘托出自己的孤獨和疲憊,以及對家鄕的思唸。下闋則進一步深入表達內心的情感,擔心美好的事物消逝,用廻紋織就愁句,借雁字表達相思,最後以滿城風雨的重陽佳節之景,強化了孤獨和憂傷的情緒。整首詞情景交融,意境深遠,將遊子的思鄕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周密
周密,字公謹,號草窗,又號霄齋、蘋洲、蕭齋,晚年號弁陽老人、四水潛夫、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先人因隨高宗南渡,落籍吳興(今浙江湖州),置業於弁山南。一說其祖後自吳興遷杭州,周密出生於杭州。宋寶祐(1253~1258)間任義烏令(今年內屬浙江)。宋亡,入元不仕。周密擅長詩詞,作品典雅濃麗、格律嚴謹,亦有時感之作。能詩,擅書畫。與吳文英(號夢窗)齊名,時人稱爲“二窗”。與鄧牧、謝翱等往還。著述繁富,對保存宋代杭州京師風情及文藝、社會等史料,貢獻很大。曾在吳興家中設“書種”、“志雅”兩座藏書樓,藏書42000餘卷,及祖上三代以來金石之刻1500餘種。但生前已散去不少。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