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草帶芳林,寒塘漲水深。

出自 陳子龍 的《 唐多令 · 寒食
碧草帶芳林,寒塘漲水深。五更風雨斷遙岑。雨下飛花花上淚,吹不去,兩難禁。 雙縷繡盤金,平沙油壁侵。宮人斜外柳陰陰。回首西陵松柏路,腸斷也,結同心。
拼音

注釋

選自《陳忠裕公全集》。先朝:前朝。此處指朱明王朝。陵寢:帝王陵墓建築。 遙岑:遠山。唐韓愈《孟郊聯句》:“遙岑出寸碧,遠目增雙明。” 雙縷:雙絲線。盤金:季咸用詩:“盤金束紫身屬官,強仁小德終無端。” 油壁:車名。婦人所乘之車,車身飾以油漆,故名。 宮人斜:唐代宮女的墳墓。宋張侃《宮人斜》詩:“萬古宮人斜上望,淡煙衰草爲悽然。”此處泛指宮人之墓。 西陵:此指坐落在北京天壽山的明十三陵。

賞析

坐落在北京天壽山的明十三陵,從某個角度來說是朱明王朝的象徵。當清兵的鐵蹄踏上十三陵之後,忠於朱明王朝的人上無不痛心疾首、難以接受此事實。當 時,因抗清而身陷囹圄的作者聽到這個消息後,就在獄中含淚寫下這首被人稱作“絕筆’的詞作。【疏星注:陳子龍從未進過監獄,這首詞是和朋友倡和時所填。】 故國之思,優憤之情溢於言表,結句更明確表達了期復明室的不可動搖的意念。【疏星注:陳子龍填此詞時,對復國已經不存希望,也已失去不可動搖的信念,此詞 只是哀嘆故國淪亡,親友凋零。】全詞悽怨激楚,悲憤填膺,與國變之前的作品顯然大異其趣,足見作者詞風在國破家亡後的轉變。
陳子龍

陳子龍

明末松江府華亭人,字人中,更字臥子,又字海士,號大樽。少有才名,與夏允彝等結幾社,又參加復社。崇禎十年進士。選紹興推官。東陽許都起事,子龍以故交勸降,許以不死,而巡按御史竟殺之。子龍爭,不能得。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京師陷,乃事福王於南京。請練水師,言中興之主當身先士卒。不聽,辭歸。南都失,遁爲僧。尋受魯王兵部尚書,結太湖兵欲舉事,事露被擒,於被械送途中投水死。乾隆時諡忠裕。子龍以風節著,詩詞古文亦稱大家,領袖明末文壇。詞尤有名,與同裏諸名士形成雲間詞派。有《湘真閣稿》、《安雅堂稿》、《白雲草》等集。清人王昶編爲《陳忠裕公全集》。子龍尚輯有《明經世文編》。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