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璫緘劄何由達,萬裡雲羅一雁飛。

出自 李商隱 的《 春雨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拼音

譯文

初春我身披白色便服躺在牀上,眼前寥落的景象令我萬分感傷。 你住過的紅樓在雨中更加淒涼,我默然歸去任珠簾在風中擺動。 在遠路奔波卻已暮春令人感傷,衹有在殘宵夢中才能與你相見。 我的一片癡情卻無法傳遞給你,春陰雲瀰漫大雁正在爲我傳書。

注釋

白袷衣:即白夾衣,唐人以白衫爲閒居便服。 白門:金陵的別稱,即現南京。南朝樂府民歌《楊叛兒》說:「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講的是男女歡會。後人常用「白門」指代男女幽會之地。 紅樓:華美的樓房,多指女子的住處。 珠箔:珠簾,此處比喻春雨細密。 晼晚:夕陽西下的光景,此處還蘊涵年復一年、人老珠黃之意。 依稀:形容夢境的憂傷迷離。 玉璫:是用玉做的耳墜,古代常用環珮、玉璫一類的飾物作爲男女定情的信物。 緘札:指書信。 雲羅:像螺紋般的雲片,陰雲密佈如羅網,比喻路途艱難。

春雨瀟瀟,情絲繚繞。這首詩是藉助飄灑迷朦的春雨,抒發悵念遠方戀人的情緒。開頭先點明時令,再寫舊地重尋之悽愴,繼而寫隔雨望樓,尋訪落空之迷茫,終而衹有相思相夢,緘札寄情。一步緊逼一步,悵念之情恰似雨絲不絕如縷。詩的意境、感情、色調、氣氛都是十分清晰明麗,優美動人。詩藉助於飄灑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真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李商隱的詩歌擅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來展示詩人心靈中最美麗的東西。這首《春雨》也隱喻着詩人難言的感情,抒發着詩人哀傷的情愫,並且具有相當的美感。

賞析

《春雨》抒寫了詩人與情人相見時的歡樂,離別後的懷思和失戀中強烈的痛苦。詩人重尋舊地,不見所愛女子,因而惆悵不已。詩中藉助飄灑的迷濛的春雨烘托別離的寥落與悵惘,渲染傷春懷遠、音書難寄的苦悶,創造出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賦予愛情以優美動人的形象。詩藉助於飄灑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以及春晼晚、萬里雲羅等自然景象,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深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一聯,前一句色彩(紅)和感覺(冷)互相比照。紅的色彩本來是溫暖的,但隔雨悵望反覺其冷;後一句珠箔本來是明麗的,卻出之於燈影前對雨簾的幻覺,極細微地寫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狀態。末聯「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也富於象徵色彩。特別有創造性地藉助於自然景,把「錦書難託」的預感形象化了,並把憂鬱悵惘的情緒與廣闊的雲天,融爲一體。凡此,都成功地表現出了主人公的生活、處境和感情,情景、色調和氣氛都令人久久難忘。這種真摯動人的感情和優美生動的形象結合在一起,構成一種藝術魅力,在它面前,人們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李商隱的愛情詩含蓄蘊藉、幽美悽豔。他致力於情思意緒的體驗、把握與再現,用幽微隱約、迂迴曲折的方式,將心中的朦朧意緒轉化爲恍惚迷離的意象。他善用哀婉的情調、美麗的意象與辭采,表達複雜的心緒。在這首詩中,紅樓、珠箔、春雨、燈影等意象,加上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使詩境悽美幽約;春晚日暮和雲羅萬里,則烘托出離別的寥落、思念的深摯。 同時,李商隱的愛情詩內涵極爲豐厚,決不僅僅圍繞單一的情緒反覆吟唱,而是虛虛實實,忽此忽彼,或今或昔,一重情思套着另一重情思。將難言的情感表現得生動而豐富,卻又讓人衹可意會,難以言傳。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