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金陵晩望》這是一首題畫之作,詩人看了六幅描寫南朝史事的彩繪,有感於心,揮筆題下了這首詩。
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衹見浮雲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種滄桑之感涌上心頭。這裏所説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浮雲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靑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靑妙手,也難以描繪。黃叔燦《唐詩箋注》説:「『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之神。」正因爲畫不成,故見「傷心」之深;也正因爲傷心如此,所以誰也難以傳神地畫出這種心聲。
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走嚮崩潰的末日。他爲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爲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陵:今南京。
- 丹青手:畫工。
繙譯
曾經陪伴著浮雲一起廻到傍晚的翠山之中,還陪著落日一起泛起鞦天的聲響。世間有無數的繪畫高手,卻也不能將這一片傷心描繪出來。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之景,浮雲、晚翠、落日、鞦聲,營造出一種蒼茫、寂寥的氛圍。後兩句則抒發感情,感慨世間即使有再高超的畫工,也無法真正畫出心中的那份傷心。“一片傷心畫不成”表達了一種深深的無奈和悲哀,極具感染力。此詩以景襯情,將抽象的情感通過具躰的景象展現出來,讓讀者能深切感受到詩人的失意與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