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杏花含著晶瑩的晨露,一簇簇好似凝香的雪團。在我們分手的小路上,自古就有很多傷心的離別。孤燈搖曳在殘月朦朧中,夢醒時聞曉鶯啼鳴。
翠帳還需玉鈎挂起,隔宿的淡妝黛色已輕。夢中情景惹引情思種種,凝眸,鏡中的蟬鬢薄又輕。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
香雪:杏花白,故比作香雪。
朧明:形容月色朦朧。
玉鈎:挂窗簾的玉製之鈎。
搴(qiān):揭起。
舊眉薄:舊眉指昨日所畫的黛眉,因隔夜而顔色變淺,故稱“薄”。
蟬鬢:古代婦女的一種髮式,兩鬢薄如蟬翼,故稱。
輕:即薄。
序
《菩薩蠻·杏花含露團香雪》是唐代文學家温庭筠的詞作。這首詞描寫的是一位思婦夢醒後的情態。上闋前三句所寫皆爲覺前之事,第四句到下闋則寫覺後起來的活動情態。
首句以杏花之芳美點明時節,也暗逗思婦致夢之因。春物這樣芳美,獨處閨中的少婦,不禁思緒牽縈而夢魂顛倒。這句寫物色極爲清麗。“香”和“雪”形容杏花的氣色,著一“團”字,則花朵叢集的繁密景象宛然。再於前面著上“含露”二字,賦予“香雪”以更清鮮的生氣,使人感到春物的芳姸。這句也表明時間是夜晚,如果説“含露”也可説是早晨景象,杏花如雪則定是夜間。韓愈《杏花》詩“杏花兩株能白紅”方世舉注:“杏花初放,紅後漸白。”其紅者入夜暗不可見,白者得月色照映而愈顯。證以楊萬里詩“近紅暮看失燕支,遠白宵明雪色奇。‘花不見桃惟見李’,一生不曉退之詩”,确是如此。
次句寫主人公的夢中情節。“綠楊陌”是綠楊夾立兩旁的大道,這是夢中的離別之地。“多”字極妙,因別事縈心,故頻見夢中,著一“多”字,以見伊人夢魂之顛倒零亂。
“杏花”兩句亦似夢境,而吾友仍不謂然,舉“含露”爲證,其言殊諦。夫入夢固在中夜,而其夢境何妨白日哉!然在前章則曰:“雁飛殘月天。”此章則曰:“含露團香雪。”均取殘更清曉之景,又何説耶?故首兩句衹是從遠處泛寫,與前謂“江上”兩句忽然宕開同,其關合本題,均在有意無意之間,若以爲上文或下文有一“夢”字,即謂指此而言,未免黑漆了斷紋琴也。以作者其他《菩薩蠻》觀之,歷歷可證。除上所舉“翠翹”“寶函”兩則外,又如“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殆較此尤奇特也。更有一首,其上闋與此相似,全引如下:“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一樣的講起夢來,旣可以説牡丹,爲什麽不可以説杏花?旣可以説院中楊柳,爲什麽不可以説陌上楊柳呢?吾友更曰:“飛卿《菩薩蠻》中衹寫夢初醒時的感覺。簾內殘燈尙明,簾外殘月朦朧,而又聞曉鶯惱人,其境旣迷離倘恍,而其情尤可哀。“燈在”,燈尙在也;“月朧明”,殘月也;此是在下半夜偶然醒來,忽又朦朧睡去的光景。“覺來聞曉鶯”,方是眞醒了。此兩句連讀,即誤。“覺來”句旣點明“綠楊”句爲夢境,又與首句相映,增濃春的美感。這句收束上闋,啓開下闋,上闋前三句所寫皆爲覺前之事,下半則爲覺後起來的活動情態。
“玉鈎”二句寫主人公晨起後的活動情態,與上闋末二句在時間上有一段距離。“玉鈎”句晨起之象。“妝淺”句宿妝之象,即另一首所謂“臥時留薄妝”也。從“月朧明”看,主人公被曉鶯驚醒時天還未大明,而“褰翠幕”當在旣明之後,這其間當是醒後縈思夢境,長久飲臥牀榻而慵於起一身之故。“褰翠幕”即挂起翠色窗幕。“妝淺”意謂淡淡梳妝。“舊眉薄”意謂舊來畫的眉已經黛色淡薄了,表明未重新畫眉,活現出主人公的慵惰心情。這種情態的表現,正是由上闋描寫夢別醒來的心情滋生的。
“春夢”句是對上句情態表現的申釋,更點明“綠楊”句所寫之爲夢境。“關情”意謂夢中之事牽繫情懷,中間連一“正”字,可想見弄妝時的凝思之狀。末句突出人物形象。“蟬鬢”形容女子鬢發梳得勻薄如蟬翼。對鏡妝梳,關情斷夢,“輕”字無理得妙。《古今注》載:魏宮人莫瓊樹“製蟬鬢,縹緲如蟬,故日蟬鬢”。蟬鬢已極薄,而更日“輕”,用以形容鬢髮之枯搞,即以見其人之面容憔悴。髮槁容悴,絶非一夕夢思而致,當爲已忍受長期相思折磨的徵驗,春夢離別,不過是這種生活中的一折而已。對鏡而覺蟬鬢輕。正當春夢關情之際,其中心當如何難堪,然幷未明言,只從人的觀感略點一句,則其中蘊蓄人情,極爲微婉易感。
這首詞和作者同調其他諸作一樣,通體衹作客觀的描寫,從主人公的生活環境及行動中體現其深刻隱微的情緒,即在景物動作上亦衹作扼要的勾點。使讀者從所勾點的事物中想象到豐富的境象及其中隱含的深微的人情,初讀稍苦難入,旣入則覺包蘊層深,體味無盡,這就是温詞的“深美閎約”所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後用爲詞牌,也用作曲牌。
- 褰(qiān):提起,撩起。
翻譯
杏花帶着露水如團狀的香雪,綠楊小路之上常常有離別。燈光在月色朦朧中顯得明明暗暗,醒來聽到清晨的黃鶯啼叫。玉鉤撩起翠綠的簾幕,妝容淺淺眉毛也淡了。春日的夢正牽動着情思,鏡子裏看到蟬鬢輕輕的。
賞析
這首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女子在春天的早晨醒來後的情景與心境。詞的上闋通過「杏花含露團香雪」點明時節,營造出一種清新而略帶哀愁的氛圍,「綠楊陌上多離別」則暗示着離別之愁緒。下闋着重描寫女子,「玉鉤褰翠幕」展示了女子所處的環境,「妝淺舊眉薄」既寫出女子的慵懶模樣,也暗示其內心的惆悵。結尾處「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將女子沉浸於春夢和對着鏡子的神態生動地表現出來,使整首詞更具韻味,展現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