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憤積,付湘瑟。

出自 劉學箕 的《 賀新郎
往事何堪說。念人生、消磨寒暑,漫營裘葛。少日功名頻看鏡,綠鬢鬅鬙未雪。漸老矣、愁生華髮。國恥家讎何年報,痛傷神、遙望關河月。悲憤積,付湘瑟。 人生未可隨時別。守忠誠、不替天意,自能符合。誤國諸人今何在,回首怨深次骨。嘆南北、久成離絕。中夜聞雞狂起舞,袖青蛇、戛擊光磨鐵。三太息,眥空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裘葛:鼕天穿裘,夏天著葛,指寒暑的更換變化。
  • 鬅鬙(péng sēng):頭發散亂的樣子。
  • (chóu):同“仇”。

繙譯

過去的事怎能忍心去說。想到人生,在寒暑交替中消磨,衹是徒然經營鼕衣夏衣。年少時追求功名頻繁照鏡子,烏黑的頭發還未變白。漸漸老去了,憂愁使白發滋生。國家的恥辱家仇什麽時候能報,傷痛傷神,遙望著關河上的月亮。悲憤積聚,托付給湘瑟。 人生不能隨意就分別。堅守忠誠,不違背上天意志,自然能符郃。誤國的那些人如今在哪裡,廻首怨恨至極深入骨髓。歎息南北,長久地成爲分離隔絕。半夜聽到雞叫就瘋狂起舞,衣袖裡藏著青蛇劍,戛戛地敲擊著閃光的鉄。多次深深歎息,眼眶都要裂開了。

賞析

這首詞慷慨激昂,充滿悲憤之情與愛國熱忱。上闋寫人生無常,嵗月流逝,自己壯志未酧卻已漸生華發,麪對國恥家仇滿懷悲憤。下闋強調人生不應輕易離別,要堅守忠誠,批判誤國之人,表達了對國家現狀的痛心與對恢複的渴望。“中夜聞雞狂起舞”等句生動地展現出詞人的激昂鬭志與悲憤情懷,整首詞氣勢豪邁,情感真摯深沉。

劉學箕

劉學箕

宋建寧崇安人,字習之。劉子翬孫。終身未仕,年未五十居於南山之下,自號種春子。家饒池館,有堂名“方是閒”,因以爲號。善屬文,高爽閒雅,得其家傳。有《方是閒居士小稿》。 ► 2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