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出自 沈周 的《 題畫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微吟不道驚溪鳥,飛入亂雲深處啼。
拼音

譯文

碧綠的水,殷紅的山,映襯着老夫的柺杖, 夕陽落下,在小橋的西邊。 老夫低吟着,不經意地驚起了溪鳥, 它們飛入亂雲的深處啼嗚着。

賞析

這首題畫詩描寫溪邊晚景。28個字既寫出了靜態的溪水、小橋、山峯、夕陽以及拄着柺杖的老翁,又寫出了溪鳥驚飛的動作和老翁低吟、溪鳥啼嗚的聲音,把靜止無聲的畫寫活了。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