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小吏朱斑輪,柳縷吐芽香玉春。

出自 溫庭筠 的《 懊惱曲
藕絲作線難勝針,蕊粉染黃那得深。 玉白蘭芳不相顧,青樓一笑輕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劍刜鍾鉛繞指。 三秋庭綠盡迎霜,惟有荷花守紅死。 廬江小吏朱斑輪,柳縷吐芽香玉春。 兩股金釵已相許,不令獨作空成塵。 悠悠楚水流如馬,恨紫愁紅滿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燒作鴛鴦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藕絲:蓮藕中的細絲,比喻脆弱。
  • 蕊粉:花蕊上的粉末。
  • 玉白蘭芳: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青樓:古代指妓院。
  • 健劍刜鍾:形容劍的鋒利,能夠切割銅鐘。
  • 三秋:指秋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九月。
  • 廬江小吏:指廬江郡的小官吏。
  • 朱斑輪:紅色的輪子,指華麗的車輛。
  • 柳縷:柳樹的細枝。
  • 香玉春:形容春天的美好。
  • 金釵:古代婦女頭上的裝飾品,此處比喻女子的美麗。
  • 楚水:指楚地的河流。
  • 恨紫愁紅:形容心情的憂鬱和色彩的黯淡。
  • 鴛鴦瓦:古代建築中成對使用的瓦片,比喻情侶或夫妻。

翻譯

藕絲難以製成線,蕊粉染黃也難深。 玉白蘭芳不相顧,青樓一笑輕千金。 莫說自古皆如此,鋒利劍能切銅鐘,鉛也能繞指柔。 三秋庭院綠葉盡迎霜,唯有荷花堅守紅顏至死。 廬江小吏駕朱輪,柳枝吐芽春香玉。 兩股金釵已相許,不讓獨留空成塵。 悠悠楚水流如馬,恨紫愁紅滿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燒成鴛鴦瓦。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易逝、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藕絲作線難勝針」和「蕊粉染黃那得深」描繪了脆弱與短暫的美,而「玉白蘭芳不相顧」則反映了美好事物的孤立無援。後文通過「健劍刜鍾鉛繞指」展現了堅韌與柔軟的對比,以及「三秋庭綠盡迎霜,惟有荷花守紅死」中的荷花,象徵了堅守與犧牲。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溫庭筠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